
保险合同的解除可以通过法定解除和协议解除两种形式进行。
法定解除是指当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出现时,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可以依法行使解除权。法定解除通常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然而,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法定解除情况:
对于投保人而言:
对于保险人而言,法律对其解除权的要求相对严格。保险人只有在发生法律规定的解除情况时才有权解除合同。在我国,这些法定解除情况主要包括:
需要注意的是,可行使解除权的原因发生后,并不会自动解除合同,而是必须由解除权人行使后,合同的效力才会消失。
协议解除又称为协议注销终止,是指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合同约定,在合同有效期内发生约定的情况时可以随时注销保险合同。协议解除要求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解除的条件,一旦约定的条件满足,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就有权行使解除权,从而使合同的效力消失。
根据规定,如果是因为被保险人的不当行为导致解除保险合同,保险人无需退还已支付的保险费。当然,从当事人订立保险合同开始,合同生效一直持续到解除保险合同,期间产生的保险费,保险人也可以不予退还。
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的,保险合同不是当然无效。《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投保人因违反如实告知义务致保险人享有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30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2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
达不到10的要求。第十三条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
人身保险尤其是长期寿险,兼有储蓄和投资的作用。在人身保险合同解除后,合同效力虽然不存在了,但是在投保人长期支付保险费基础上积累起来的现金价值却不因此而消失,保险人不能将它据为己有,应当退还投保人。所以本条规定,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
保险法第16条规定: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给付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保险法第66条明文规定:被保险人故意犯罪导致其自身伤残或者死亡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