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发出的1993211号文件,合同制工人被判处缓刑的情况下,原单位可以解除与该职工的劳动合同。根据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第十五条的规定,被判处缓刑的合同制工人也应自行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可以根据以下情形解除劳动合同之一:其中第六条即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此外,《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也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当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时。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定义包括以下情况: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
如果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除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外,用人单位还可以根据以下情形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以上规定,单位可以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当事人可协商解除合同并约定解除条件。解除权的消灭有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期限限制。合同终止后,结算清理条款仍有效,包括银行汇票结算、商业汇票结算、银行本票结算、支票结算、汇兑和委托收款等方式。清理应按合同约定进行。
关于解除合同协议书的有效性问题,详细介绍了《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以及需要遵守的程序和通知要求。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劳动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条款和注意事项。
我国《合同法》中解除合同与终止合同的区别。合同终止是指按约定履行完毕后结束,而解除合同是在期满前结束。合同终止有多种情形,终止后当事人需履行通知等义务。合同解除可由当事人协商或法定情形导致,解除后未履行部分终止,已履行部分可要求恢复或赔偿。合同解除与
合同违约前的正常履行处理方法以及合同解除的情形。对于预期违约,守约方可采取自救措施、寻求司法救济或坚持合同效力。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以及债务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