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际交付定金:当事人之间约定交付定金,但未实际交付的情况下,当一方不履行合同时,不能使用定金罚则,因为此时无法确认定金合同有效成立。
2、主合同有效:只有主合同有效时,才能适用定金罚则。如果主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即使当事人已交付和收受定金,也不能适用定金罚则,收受定金的一方应返还定金。双方应按照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处理。
3、存在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事实:不履行合同指当事人根本不履行其应履行的合同义务,没有实施履行合同的行为。
4、违约行为与合同目的落空之间有因果关系。
定金是为确保债权实现而存在的独立担保形式,而违约金只是出现违约行为时的一种赔偿约定。
定金一般在合同履行前交付并在交付后生效,而违约金是基于双方合同约定在违约行为发生后产生的,不事先支付。违约金分为赔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两种。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终结,应依法作出判决。如能调解,可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时应及时判决。
7、判决宣告。
定金合同的生效前提是主合同的生效。如果主合同无效,定金合同也无效,此时收取定金的一方应如数退还定金。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原则上不能同时适用定金和违约金,除非能证明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高于交付的定金。
合同无效与合同诈骗罪的关系以及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合同无效并不会影响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合同诈骗罪具备特定的情形,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物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赔偿损失等。
合同失效的情形及法律规定。合同失效的情形包括附有解除条件的合同和附有期限的合同,这些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所规定。此外,合同要约失效的法定情形包括拒绝要约、要约人撤销要约、承诺期限届满未承诺以及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最新法律规
合同纠纷的法律后果,包括财产返还、赔偿损失以及行政处罚等方面。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被裁定无效或被撤销时,双方当事人应返还财产并赔偿损失。若涉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还可能面临追缴财产和行政处罚等后果。文章还提及了合同法中有关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的相关规
无效合同的情形和定义。当存在欺诈胁迫、恶意串通、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反强制性规定等情形时,合同将被视为无效。此外,合同的违法行为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也是无效的。同时,免除一方因人身伤害或故意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失的条款也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