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组织结构 > 股东大会 > 显名股东如何对抗隐名股东

显名股东如何对抗隐名股东

时间:2023-12-06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037
在很多公司中,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的纷争往往多是涉及到名义出资人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的利益问题,利益是大家都不想舍弃的东西。那么,显名股东如何对抗隐名股东?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显名股东与隐名股东的法律权益保护问题

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对于隐名股东的权益保护并未明确规定,然而在司法实践中,隐名股东的情况却十分普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公司法解释(三)》第25条第1款规定,如果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签订合同,约定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而名义出资人仅作为名义股东存在,当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的效力发生争议时,除非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认定该合同有效。这一司法解释为隐名股东提供了一定的合法地位。

依法保护隐名股东的权益

隐名股东的法律权益应根据其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合同约定来确定。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25条第2款规定,如果实际出资人以履行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而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和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的权利时,人民法院应支持实际出资人的主张。然而,隐名股东无法直接要求查阅公司的账簿。尽管已经履行了出资义务,但由于并非公司登记在册的“显名股东”,工商部门登记中也没有其名字,因此法律不支持直接查阅公司账簿的行为。

保护隐名股东权益的合法途径

为了保护隐名股东的权益,首先应提起确认股东资格之诉。确认股东资格之诉的方式是以公司与显名股东为被告,其他股东为第三人,隐名股东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主张自己的股东身份。通过这一诉讼程序,隐名股东可以获得法律支持并得到股东身份的确认。随后,隐名股东可以依法行使股东权利或者根据合同约定直接起诉名义股东,要求返还分配的红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会职权

    《公司法》中股东会的职权。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并决定其报酬、审议批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报告、审议批准公司的财务方案、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注册资本、发行债券、合并、分立、解散等作出

  • 隐名股东的法律义务

    隐名股东在不同情境下的法律义务。在公司合法有效成立的情况下,隐名股东应根据是否参与公司管理和享受股东权益来判断其股东资格。若未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且未参与管理,双方关系应认定为投资借款关系。隐名股东在公司未依法成立时与显名股东及其他股东的关系类似于合

  • 相关案例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关于齐某某公司与薛某光、安某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的公开宣判。法院判决原告齐某某公司与被告薛某光的股权转让协议有效,并要求被告安某某公司在一个月内办理股权转让变更登记。文章详细阐述了股权转让协议的生效条件、相关义务及法律责任,强

  • 股东大会决议发行公司债券的决议

    股东大会决议发行公司债券的相关内容。首先明确了决议的适用范围和决议事项,包括普通决议和特别决议。接着详述了股东大会决定发行公司债券时需包括的事项,如发行种类和数量、发行方式等。同时,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需满足资产条件、累计债券余额限制等条件。最后强调了发

  • 股权登记的法律程序
  • 股权投资基金委托管理协议
  • 公司未召开会议作出决定申请不成立是否支持
公司组织结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