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组织结构 > 股东大会 > 显名股东如何对抗隐名股东

显名股东如何对抗隐名股东

时间:2023-12-06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037
在很多公司中,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的纷争往往多是涉及到名义出资人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的利益问题,利益是大家都不想舍弃的东西。那么,显名股东如何对抗隐名股东?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显名股东与隐名股东的法律权益保护问题

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对于隐名股东的权益保护并未明确规定,然而在司法实践中,隐名股东的情况却十分普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公司法解释(三)》第25条第1款规定,如果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签订合同,约定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而名义出资人仅作为名义股东存在,当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的效力发生争议时,除非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认定该合同有效。这一司法解释为隐名股东提供了一定的合法地位。

依法保护隐名股东的权益

隐名股东的法律权益应根据其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合同约定来确定。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25条第2款规定,如果实际出资人以履行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而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和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的权利时,人民法院应支持实际出资人的主张。然而,隐名股东无法直接要求查阅公司的账簿。尽管已经履行了出资义务,但由于并非公司登记在册的“显名股东”,工商部门登记中也没有其名字,因此法律不支持直接查阅公司账簿的行为。

保护隐名股东权益的合法途径

为了保护隐名股东的权益,首先应提起确认股东资格之诉。确认股东资格之诉的方式是以公司与显名股东为被告,其他股东为第三人,隐名股东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主张自己的股东身份。通过这一诉讼程序,隐名股东可以获得法律支持并得到股东身份的确认。随后,隐名股东可以依法行使股东权利或者根据合同约定直接起诉名义股东,要求返还分配的红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第一章 总则

    公司章程的目的、公司法人资格、公司类型、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股东权利和义务等核心内容。公司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股东认缴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和注册资本需明确,并需召开股东会通过修改决议进行变更。同时,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权力机构,行使广泛的职

  •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否必须是公司的董事长?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必由董事长担任,还可以由执行董事或经理担任,需依法登记。不能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人群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者、正在被执行刑罚者等。一人可同时担任多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需遵守公司法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要求,且不得滥用职权。

  • 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认定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认定法律的规定。实际控制人是指不是公司股东但能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其他安排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依据《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第三款,用法律保护自己至关重要,通过法律咨询可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避免和解决纠纷风险。手律平台提供便捷的法律

  • 临时股东大会需不需要律师见证

    临时股东大会是否需要律师见证的问题。文中提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召开股东会并不需要律师到场见证,只要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召集程序、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即可。同时介绍了股东会决议包括的内容和临时股东大会的流程。

  • 哪些情形公司决议不成立
  • 股东大会可以对未预告事项作出决议吗
  • 股东大会由哪些组成
公司组织结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