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责任保险是指,投保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保险期内,因医疗责任发生经济赔偿或法律费用,保险公司将依照事先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1、被保险人:凡依法设立和执业的医疗机构均可作为被保险人投保医疗责任保险。
2、保险责任:保险条款中规定了保险责任。在本保单明细表中列明的保险期限或追溯期内,被保险人在医疗活动中因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并且患方在保险期限内首次向被保险人提出索赔,被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下列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明细表列明的赔偿限额范围内负责赔偿:
(1)、患者由于遭受医疗事故而增加的医疗费用支出;
(2)、患者由于遭受医疗事故而发生的误工费,交通费,住宿费,陪护费,住院伙食补助,残疾用具费,丧葬费;
(3)、由于医疗事故而应给予患者的残疾生活补助费,被抚养人生活费;
(4)、直接造成患者死亡或伤残所需支付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为减少损失而支出的合理费用,患者所拖欠的医疗费用和经保险人事先同意支付的仲裁费,诉讼费,鉴定费,尸体检验费等费用由保险人承担.本条所列费用每次合计不超过保险责任项下每次事故赔偿限额的20%,并在每次赔偿限额以外另行计算.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保险责任的免除。
(1)、不可抗力;
(2)、核反应,核辐射和放射性污染,但使用放射器材治疗发生的赔偿责任不在此限;
(3)、直接或间接由于计算机2000年问题造成的损失;
(4)、被保险人从事美容,整形性质的业务;
(5)被保险人,被保险人的医务人员或其代表的故意行为;
(6)、被保险人的医务人员或其代表被撤销医师资格或被保险人被撤销开业执照或受停业处分而仍继续执行医师业务;
(7)、被保险人的医务人员或其代表自行从事未经被保险人认可的业务;
(8)、被保险人的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因受酒类或药剂影响发生各类事故;
(9)、被保险人,被保险人的医务人员或其代表已经发现仪器有缺陷仍继续使用的;
(10)、《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列明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
(11)、其他不属于保险范围的责任;
(12)、由于医疗事故被保险人所支付的行政罚款或刑事罚金;
(13)、被保险人与患者或其家属签订的协议所约定的责任,但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在此限;
(14)其他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和费用。
医疗责任险的优点是患者利益更受保护。由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医疗事故和医疗意外难以完全避免,实施医疗责任保险后,医疗风险得到分摊,医疗环境呈现良性循环,医生能尽最大努力抢救患者;发生事故时,患者能尽快得到赔付;医院赔付也有章可循,从根本上可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利益。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我国的医疗损害发生以后,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书对医疗损害中确定了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对患者的赔偿也是按照医疗责任的承担来划分的。投保了医疗责任险可以使患者更好更快的得到赔偿。
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非法行医罪是违反医疗管理法律、法规,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而医疗事故罪则是在合法的诊疗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两者在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存在差异,非法行医罪主体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医疗事故住院期限及赔偿的相关问题。住院期限没有具体规定,赔偿数额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责任程度和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用等。医疗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用于解决劳动者因患病或受伤带来的医疗风险。
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用的计算方式、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多个方面。对于不同的费用和赔偿项目,标准根据患者病情和收入状况有所不同。同时,还规定了参与处理医疗事故的患者近亲属的相关费用计算方法。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具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和计算标准。当发生医疗事故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争议,如协商无果,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等。患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如确认为医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