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只能进行两次。如果当事人对再次鉴定结果仍然不满意,就不能再次申请鉴定,而是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时,可以在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的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如果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有异议并申请再次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收到申请后的7日内将其转交给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进行再次鉴定。
医疗事故伤残鉴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委托:医患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和卫生行政部门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
在委托鉴定时,医患双方和卫生行政部门需要提供以下文件和材料:正式委托书、相关材料(仅限医患双方共同委托时)、医疗事故争议行政处理申请书复印件(由卫生行政部门提供)以及交纳鉴定费的收据。
医疗事故伤残鉴定机构在收到委托书后,会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自受理之日起的5日内,该机构会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供鉴定所需的材料。这些材料包括:
医疗事故鉴定完成后,根据鉴定结果,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赔偿,也可以申请卫生局调解,或者申请由法院判决赔偿。
医疗事故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处理程序。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规,因过失导致患者损害的事故,需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其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违规行为、过失行为、人身损害和因果关系。处理程序中,病员及其家属有权提出鉴定申请,对鉴定结论不服可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如何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的问题。医疗机构如果不配合技术鉴定或无故不参与随机抽取专家进行鉴定,应承担医疗事故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对患者人身损害进行等级判定。对判定或鉴定结论不服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其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患者若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满,可提交再次鉴定申请至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需满足一定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同时,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所做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时,也可申请重新鉴定,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存在相关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