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公司发展史中,尤其是在股份公司的发展史中,大股东利用自己的优势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屡见不鲜。这对我国股份公司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对少数股东权益提供切实、适当的法律救济,成为了我国公司法制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包括新近颁布的《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确已规定了不少少数股东应享有的权利,同时亦规定了对一些少数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方式。然而,这些法律救济方式并不够有效。
与我国少数股东所处的环境相比,英国和美国的法律为少数股东提供了较好的权益救济制度。在英国公司法中,少数股东不能直接就公司所遭受的侵害或公司内部事务中的不规范行为提起诉讼,即“福-斯诉哈*特规则”。根据英国普通法,股东要提起诉讼必须证明其个人权利受到侵害或有资格就给公司造成的侵害提起诉讼。英国法提供了几种诉讼方式,包括个人诉讼、代表诉讼和派生诉讼。
在我国公司法中,根据“资本多数决”原则,股东被分为控制股东和少数股东。在公司的运行过程中,由于该原则的作用,“两类股东之间发生结构性、普遍性的利益冲突也是必然的”。因此,对如何协调两者利益关系,特别是制衡和防止控制股东滥用权利、维护少数股东合法权益方面的课题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法学界长期的研究课题。新订《公司法》在少数股东权益维护方面有了更强的操作性,旨在建立避免和化解两类股东之间利益冲突机制,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
股权代持确认书的详细内容。甲方将其所占公司总股本的部分股权委托给乙方代为持股,并明确了双方在股权代持期间的权利和义务。甲方享有股东权益,乙方则作为名义上的拥有者在工商股东登记中具名登记。代持期间产生的收益由甲方享有,乙方不得处置代持股份。此外,还规定
虚拟股权的定义和特点。虚拟股权是国家保留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放弃部分或全部收益权、决策权、监督权等,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平衡取舍的权利。虚拟股权具有虚拟化形式、股东权益不完整、无需出资等特点,作为股权激励方式,能激励核心员工关注企业经营状况和利润情
法人治理结构下股东权益冲突及公司合并对股东权益的影响。现代企业采用法人治理结构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引发股东与董事间利益冲突。资本多数决原则使得大股东有机会操纵公司运营,导致股东和中小股东处于弱势地位。在公司合并过程中,股东权益特别是中小股东的权益
隐名出资人和名义股东之间的纠纷解决方法。李某通过蔡某成立公司并担任名义股东,双方签订协议约定李某是实际出资人并享有股东权益。后发生纠纷,法院依据相关法规及双方协议认定协议有效,李某有权要求蔡某支付分红款,但无权要求公司支付。此案强调了隐名出资人和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