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由医学会进行,根据规定应当支付相应的鉴定费用。
如果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他们应当协商并预先缴纳鉴定费用。
如果卫生行政部门将医疗事故移交给医学会进行鉴定,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应当预先缴纳鉴定费用。如果鉴定结果认定为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如果鉴定结果认定不是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于需要移交给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情况,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
重新鉴定时不得收取鉴定费用。
在医疗纠纷中,由于证据的获取较为困难,患者应当注意以下事项,以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患者应首先要求医院立即封存病历资料,并最好进行公证或请律师作见证。医院无理由拒绝或拖延患者的合法要求。
如果医务人员需要补记病历以抢救急危患者,患者有权要求在场监督补记过程。
在复印、封存和启封病历资料及其他证据时,医院和患者双方应共同在场。如果涉及血液封存保留,医疗机构应通知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同时,应复印和封存所有可复印和封存的资料,并由医疗机构加盖证明印记。
患者应及时要求进行相关的检验,并充分行使自己选择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的权利。
如果案件将要或已经进入诉讼程序,患者应及时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或调查取证。尤其对于患者能复印的病历资料有限的情况下,迅速采取保全措施可以防止病历资料被篡改。
虽然医院在医疗纠纷中负有举证责任,但患者不应被动等待,应尽量收集有利于自己的一切证据。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
医疗纠纷的处理时间问题。医疗纠纷处理时间因情况不同而异,简单的纠纷可能在数月内处理完毕,复杂的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久。涉及证据清晰、责任认定容易达成一致的纠纷处理较快,涉及复杂医学问题和责任认定分歧较大的纠纷处理较慢。医疗纠纷的开庭时间和立案时间也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