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满地方医学会做出的首次鉴定结论时,可以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期限,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请求进行再次鉴定。
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当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时,依法应承担以下责任:
医疗机构应赔偿患者或其家属的经济损失。具体的赔偿项目已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详细规定,可以根据规定进行赔偿。赔偿数额的确定可以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确定,也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来确定。赔偿项目确定后应一次性支付,赔偿结束后不得撤销。
对于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情节,可以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于发生医疗事故的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暂停执业活动6个月以上1年以下;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其执业证书。
对于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及医疗行为责任豁免制度。医院对于医疗纠纷投诉有详细的接待规定和处理程序,包括病历管理、科室主任的职责、患者死亡后的处理、病历复印与封存、医教部门的角色以及答复患者的时限等。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因医疗行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
美容纠纷是否属于医疗纠纷的问题。美容纠纷与医疗纠纷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存在区别。美容服务主要是商业行为,旨在改善个人外貌;而医疗行为则是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但当美容行为涉及医疗操作时,如出现问题则可能既属于美容纠纷也属于医疗纠纷。对于美容出事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