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失的内涵是指民法对过失的构成采用的客观标准,将注意义务视为过失的核心。医疗行为的注意义务来源于法律规定、行业规范、惯例要求以及医患双方的约定。学者刘心稳总结认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包括医疗事故预见义务、防范义务、避免义务和损害减轻义务,是法定义务、约定义务和职业义务的综合体。
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可以分为具体标准和抽象标准。具体标准是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规定中对医师注意义务的规定。抽象标准即医疗水准,指医疗界普遍实施的经验水准或技术水准。在判断医疗过失的存在及过失的程度时,首先应根据具体标准,同时结合现行医疗水平、医疗机构等级、医务人员在同种情形下是否尽到与同等专业和级别的医务人员相同的注意义务,以及医疗行为是否存在时间和事项上的紧急因素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来说,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等级高的医疗机构、专科医院的注意义务较高。
尽管执业医师法和《条例》等对患者的知情权进行了规定,但对于告知内容、告知时机、告知方式、告知程度等方面仍较难确定。实践中,既有医方未履行或不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剥夺患者知情权或影响患者正确行使知情权的情况,也有履行告知义务不当导致患者不利后果的情况。司法的目标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于是否履行或适当履行告知义务的判断会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然而,指导思想应明确:患者的知情权与消费者的知情权是不同的,正如英国学者米尔恩指出的,“一个病人有权知道,在医生看来,他的病已入膏肓。但是,他并非必须行使这一权利,坚持知道最坏的情况。他的医生有义务不欺骗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必须向病人透露其或许不想知道的可怕消息。在履行这一义务时,应该铭记礼貌和行善原则的要求”。在保护患者知情权的尺度上,应以实际损害后果和直接因果关系作为赔偿的基础,对医疗机构的要求宜宽不宜严。
离婚时因家庭暴力导致的损失如何索赔的问题。赔偿范围包括人身损害,涉及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等,精神损害赔偿则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等因素判断。文章还介绍了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包括家庭成员身份、主观故意、受婚姻法保护的婚姻家庭关系和造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以办理残疾证的问题。文中介绍了残疾证的办理程序、听力残疾的分级标准、听力残疾的检查方法。办理残疾证需前往当地残疾人联合会申请,根据听力损失等级进行分级,评定后获得相应等级的听力残疾证。同时,介绍了听力残疾的检查环境要求和评定方法
法医物证鉴定的意义和程序。法医物证鉴定利用多种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等。鉴定程序包括案件来源、委托、受理、检材保存和检验。检材主要采用DNA分析技术,使用PCR检测ST和线粒体DNA长度多态性。
法院在医疗事故鉴定中的权力范围。根据法律规定,法院没有权力强制要求医患双方或单方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选择权在当事人手中。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经过鉴定确认为医疗事故且原告仍坚持医疗人身损害赔偿之诉时,法院才会依职权确定正确的法律关系。法律强调当事人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