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事故中,责任人员可以分为直接责任人员和间接责任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其行为与病员的不良结果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对不良后果起决定作用的人员。而间接责任人员是指其行为与病员的不良结果之间存在间接联系,是造成不良结果的条件,但并非起决定作用的人员。
在复合原因造成的结果中,需要区分主要责任人员和次要责任人员。根据他们在造成不良结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确定其所负责任的大小。
需要区分具体实施人员的直接责任和指导人员的直接责任。如果具体实施人员受命于指导人员实施行为,或在实施中提出纠正意见但未被采纳而造成不良结果,指导人员负直接责任。如果实施人员未如实反映病人情况或拒绝执行指导人员的正确意见导致不良后果,实施人员负主要责任。如果具体实施人员提出违反法规的主张或做法,指导人员轻信同意或实施人员明知违反法规但不反映继续实施导致不良结果,具体实施人员和指导人员都要负直接责任。
职责范围与直接责任有关。如果事故责任不属于责任人法定职责或特定义务范围,责任人对不良后果不负直接责任。如果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确且无具体制度规定,责任人的实际工作范围和公认的职责作为认定责任的依据。如果责任人无故擅自超越职责范围造成事故,也应追究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造成医疗技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吸取教训。一般情况下可免予行政处分,但对情节严重者应根据《办法》第二十条规定,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主要指事故发生虽属技术过失为主要原因,但责任因素仍占有重要地位。或事故发生后,不能以病员安危为重,未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补救,而是患得患失,企图隐匿或推托责任。
根据《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未经单位同意或认可,从事业余的有偿诊疗护理活动而造成病员不良后果的,其善后处理由本人负责。
如果在非职责范围和职责岗位,包括业余或离退休人员,无偿为人民群众进行诊疗护理活动,或在紧急情况下抢救危重病员时发生失误导致不良后果,一般不应追究责任。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协商调解具有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的优势,但前提是双方遵守法律规定。如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调查后给出处理意见,再次协商调解或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鉴定。
原告刘某因医疗事故导致的三尖瓣前瓣腱索断裂等健康问题。刘某在西京医院就诊时因医师操作不当导致术中损伤,并因医院隐瞒病情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经司法鉴定和西安市医学会鉴定,西京医院存在医疗过失并承担主要责任。虽然西京医院对鉴定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第三次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