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 确定医疗事故责任人的关键步骤

确定医疗事故责任人的关键步骤

时间:2024-05-08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2449
导读:直接责任人员:指责任人的行为与病员的不良结果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是对不良后果起决定作用的人员。间接责任人员:指责任人的行为与病员的不良结果之间有着间接的联系,是造成不良结果的条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人员。

直接责任人员和间接责任人员的区分

在医疗事故中,责任人员可以分为直接责任人员和间接责任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其行为与病员的不良结果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对不良后果起决定作用的人员。而间接责任人员是指其行为与病员的不良结果之间存在间接联系,是造成不良结果的条件,但并非起决定作用的人员。

主要责任人员和次要责任人员的区分

在复合原因造成的结果中,需要区分主要责任人员和次要责任人员。根据他们在造成不良结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确定其所负责任的大小。

具体实施人员和指导人员的直接责任

需要区分具体实施人员的直接责任和指导人员的直接责任。如果具体实施人员受命于指导人员实施行为,或在实施中提出纠正意见但未被采纳而造成不良结果,指导人员负直接责任。如果实施人员未如实反映病人情况或拒绝执行指导人员的正确意见导致不良后果,实施人员负主要责任。如果具体实施人员提出违反法规的主张或做法,指导人员轻信同意或实施人员明知违反法规但不反映继续实施导致不良结果,具体实施人员和指导人员都要负直接责任。

职责范围与直接责任的关系

职责范围与直接责任有关。如果事故责任不属于责任人法定职责或特定义务范围,责任人对不良后果不负直接责任。如果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确且无具体制度规定,责任人的实际工作范围和公认的职责作为认定责任的依据。如果责任人无故擅自超越职责范围造成事故,也应追究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的责任规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造成医疗技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吸取教训。一般情况下可免予行政处分,但对情节严重者应根据《办法》第二十条规定,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主要指事故发生虽属技术过失为主要原因,但责任因素仍占有重要地位。或事故发生后,不能以病员安危为重,未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补救,而是患得患失,企图隐匿或推托责任。

业余有偿诊疗护理活动的责任处理

根据《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未经单位同意或认可,从事业余的有偿诊疗护理活动而造成病员不良后果的,其善后处理由本人负责。

如果在非职责范围和职责岗位,包括业余或离退休人员,无偿为人民群众进行诊疗护理活动,或在紧急情况下抢救危重病员时发生失误导致不良后果,一般不应追究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责任豁免制度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及医疗行为责任豁免制度。医院对于医疗纠纷投诉有详细的接待规定和处理程序,包括病历管理、科室主任的职责、患者死亡后的处理、病历复印与封存、医教部门的角色以及答复患者的时限等。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因医疗行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 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撰写要求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

  • 医疗纠纷多久能处理清楚记录
  • 美容纠纷是医疗纠纷吗
  •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一年还是三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