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并购 > 要约收购主要内容以及要约收购失败

要约收购主要内容以及要约收购失败

时间:2023-08-11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4402
导读:1、收购失败者有义务返还受要约人已承诺售出的股票,承诺人有权撤销承诺。2、禁止收购失败者在一定时间内再次发起收购。收购失败说明收购人资金不足缺乏实力,或表明了目标公司股东对收购者的不信任,因此大多数国家都规定收购失败者在一定时间内不得再次发起收购。

要约收购作为各国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收购形式,关乎到股东和目标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您是否了解要约收购的主要内容呢?而如果要约收购失败后,法律对此有一个怎样的规定呢?大家如果想了解一番的,请随小编一起阅读完下文。

要约收购失败一般来说是指收购要约期满,要约人持有的普通股未超过该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数的50%,法律对收购失败的规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收购失败者有义务返还受要约人已承诺售出的股票,承诺人有权撤销承诺。

2、禁止收购失败者在一定时间内再次发起收购。收购失败说明收购人资金不足缺乏实力,或表明了目标公司股东对收购者的不信任,因此大多数国家都规定收购失败者在一定时间内不得再次发起收购。

1、要约收购的价格。价格条款是收购要约的重要内容,各国对此都十分重视,主要有自由定价主义和价格法定主义两种方式。

2、收购要约的支付方式。《证券法》未对收购要约的支付方式进行规定,《收购办法》第36条原则认可了收购人可以采用现金、证券、现金与证券相结合等合法方式支付收购上市公司的价款;但《收购办法》第27条特别规定,收购人为终止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而发出全面要约的,或者向中国证监会提出申请但未取得豁免而发出全面要约的,应当以现金支付收购价款;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证券支付收购价款的,应当同时提供现金方式供被收购公司 股东选择。

3、收购要约的期限。《证券法》第90条第2款和《收购办法》第37条规定,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

4、收购要约的变更和撤销。要约一经发出即对要约人具有拘束力,上市公司收购要约也是如此,但是,由于收购过程的复杂性,出现特定情势也应给予收购人改变意思表示的可能,但这仅为法定情形下的例外规定。如我国《证券法》第91条规定,在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收购人需要变更收购要约的,必须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提出报告,经批准后,予以公告。

对于以上关于

要约收购失败

的法律规制以及要约收购价格、支付方式、期限和变更撤销具体细则等等,大家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或者还有什么其他相关的疑问,可以咨询我们在线手心,我们一定会为您做一个详细的解答,解决您心中的疑惑!希望以上几点能帮到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营企业并购后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有哪些法律风险

    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收购结束后,收购人所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股份比例达50%时,为收购成功,收购人取得被收购公司的控制权。在收购行为完成后,如果被收购公司不再具有公司法规定的条件的,则应当依法变更其企业形式。当要约收购期满,收购

  • 要约收购新三板流程

    即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的百分之五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发出收购要约,收购人必须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上市公司收

  • 要约收购的触发条件

    全面要约的触发点在30%且要继续增持;如果到30%而不继续增持,也不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义务;不论收购是要约收购还是协议收购、间接收购还是法院裁决,只要投资者从持股30%以下跨过30%,都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义务,且是全面要约义务,即“一笔过30%,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

  • 触发要约收购条件

    全面要约的触发点在30%且要继续增持;如果到30%而不继续增持,也不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义务;不论收购是要约收购还是协议收购、间接收购还是法院裁决,只要投资者从持股30%以下跨过30%,都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义务,且是全面要约义务,即“一笔过30%,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

  • 要约收购是让持有人必须卖吗
  • 上市公司收购的目的是什么
  • 上市公司收购的类型有哪几种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