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合并 > 公司解散注销的原因有哪些

公司解散注销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2023-10-09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5026
导读:1、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公司解散注销的原因有哪些

公司的解散注销并非毫无原因,以下是公司解散注销的具体原因,这些原因与公司在解散后的后续处理问题息息相关。现在,让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般解散的原因

一般解散的原因是指只要出现了解散公司的事由,公司即可解散。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一般解散的原因主要包括:

1.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2. 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的方式。被吸收的公司解散,而合并各方解散后新设立一个公司。

强制解散的原因

强制解散的原因是指由于某种情况的出现,主管机关或人民法院命令公司解散。公司法规定强制解散公司的原因主要包括:

1. 主管机关决定。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作出解散的决定,该国有独资公司应立即解散。

2. 责令关闭。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主管机关依法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

3. 被吊销营业执照。

请求解散的原因

根据新修订的公司法规定,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在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时,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综上所述,公司解散的原因主要包括一般解散、强制解散以及请求解散等。一般情况下,公司在解散后需要进行清算程序,然后才能进行注销,此后公司就消失了法人资格。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联系我们手心在线律师进行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什么情况可以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

    哪些情况下可以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首先,公司未经清算即被注销,导致公司债务无法清算时,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可以被追加为被执行人。其次,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且无法提供财务账目时,如果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有限责任逃避债务,可以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

  • 法人注销后的诉讼主体资格

    公司法人注销后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未清算或破产的公司诉讼当事人为股东、发起人或出资人;经过清算或破产程序的公司,诉讼主体为取得清算资产的股东。企业法人解散后若未依法清算并注销,诉讼当事人则为该解散企业本身或其股东等。此外,公司倒闭后需完成注销手续,否

  • 公司解散后的变更登记事项

    公司解散后的变更登记事项,依据我国公司法相关规定,公司解散应办理注销登记手续而非变更登记。文章详细阐述了公司解散的情形、解散后的存续方式以及清算结束后的注销登记流程。对于公司解散的相关事宜,当事人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并按规定程序办理手续。

  • 公司解散清算程序及时间

    公司解散后的清算程序及时间。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后需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完成清算后申请注销公司登记。清算程序包括公告、清欠债务、安置员工、审计等,全过程至少需要120天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公司实际情况。公司解散清算没有

  • 如何注销空壳公司
  • 股东责任与注销协议
  • 公司注销后债权由谁主张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