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依据不同
软件的著作权保护依据《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软件的专利保护依据《专利法》,具体审查标准参见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九章“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若干问题”。
2、申请方式不同
软件版权代码写完就自然受到保护,不需要经过审核,提交材料符合规范就可以获得。
软件专利需要经过形式审查和实际审查,要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诸多要求,才能够受到保护。
3、简易程度不同
软件著作权获权简单,维权简单,保护力度弱,产生的效益通常是收取授权费用。
软件专利获权困难,维权复杂,保护力度强,产生的效益不仅可以打击竞争对手,还隐性地促进企业内技术的研发。
(1)优点
软件的专利保护可以保护软件的算法,这是软件著作权保护无法实现的。
(2)缺点
1、申请专利,专利的技术材料必须公开。
2、申请专利需要支付费用,而且获得专利后每年还需要支付一定的维持费用。
3、申请专利保护需要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条件,符合条件的软件并不太多。
4、专利申请及审查可能需要1-3年的时间,如果软件的市场周期较短就不适于专利保护。
首先,软件专利是一项专利,需要向北京的专利局提出申请才能获得;软件专利申请是以技术方案的形式来描述软件的构思,主要是软件的流程图内容,但是具体的采用何种语言,以什么具体的语句实现,专利上并不说明。当授权完成以后,他人采用该构思,就有可能构成侵权。因此,软件专利的保护力度就比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力度大得多。
申请软件专利并不复杂,选择一家有能力的专业代理公司即可,通过专业工程师,将软件构思做出恰如其分的表述,合理控制保护范围,确保软件的新颖性与创造性,形成一份完美的专利申请文件。
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于我国的知识产权等权利的保护力度也是非常大的,著作权、专利权以及商标权都是我国的知识产权所内涵的权益,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在申请知识产权的保护的时候,往往都是需要申请人向有关机关注册登记的,产生法律上的保护效力。
小说版权登记的流程及时限,包括登记程序和办理时间。文章还明确了版权登记与注册的区别,介绍了我国修改的《著作权法》中关于著作权的具体权利形式,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同时,文章还提到了数字化形式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以及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
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人身权的规定,明确指出人身权是不可转让的。人身权与特定个人密切相关,具有专属性和绝对性,不能用金钱衡量。尽管人身权与财产权有联系,但仅仅是财产关系产生的基础,而不是转让的对象。只有著作权的财产权可以进行转移。
法律上判定剽窃行为的两个标准。首先,需判断被剽窃作品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作品需具备独创性和表现形式。其次,需判断剽窃行为是否超出“适当引用”的范围,超出则认定为侵权。适当引用的具体标准包括引用字数和被引用作品的比例限制。
同人小说的合法性及其是否构成对原著的侵权问题。需从改编权和使用原著元素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两方面评估同人小说是否侵犯改编权。同时,也要关注同人小说是否对原著进行歪曲或篡改,损害原著作者的名誉。同人创作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较难认定侵权,但需注意营销方面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