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需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损失来确定。也就是如果对方损失无法确定的情况之下,就是按照侵权人因为侵权所获得的收益来进行确定。如果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之下,那么就是需要按照专利许可费的倍数来确定。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的确定方法
根据实际损失确定赔偿数额
根据《专利法》第六十条的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应当根据侵权方的实际损失来确定。具体而言,赔偿数额可以根据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来计算。如果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来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法定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如果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且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币50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这种赔偿方式被称为法定赔偿。
按照专利许可费的倍数确定赔偿数额
与商标侵权不同的是,专利侵权赔偿还可以按照专利许可费的倍数来确定。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在追究侵权人的赔偿责任时,可以根据权利人的请求,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因此,专利被侵权人可以选择根据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来计算赔偿数额。
遇到专利侵权需要收集的证据
侵权者情况的证据
在处理专利侵权案件时,证明侵权者确实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专利权人需要收集有关侵权者情况的证据,包括侵权物品的实物、照片、产品目录、销售发票、购销合同等。
侵权事实的证据
构成专利侵权的前提是必须存在侵权行为。因此,专利权人还需要收集有关侵权事实的证据,以证明侵权者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这些证据可以包括侵权物品的实物、照片、产品目录、销售发票、购销合同等。
损害赔偿的证据
专利权人可以向侵权者要求损害赔偿。要求损害赔偿的金额应当是专利权人所受的损失。为了支持损害赔偿的请求,专利权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因对方的侵权行为,自己专利产品的销售量减少,销售价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费用或少收入的费用等损失。
证据收集的重要性
收集充分的证据对于专利侵权案件的处理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合法、有效的证据,才能确保专利权人能够获得应有的赔偿。因此,在遇到专利侵权时,专利权人应当及时、全面地收集相关证据,以支持自己的权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