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行专利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将其在国内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这一规定被视为一项针对“中国单位或者个人”的义务条款。同时,专利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对违反该条款的法律责任。然而,利用专利法第6条与第8条关于职务发明与权利可以事先合同约定的规定,可能会导致对现行专利法第二十条的“合法规避”。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并将外商在华研发成果专利申请问题列为《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第三次修改研究课题指南》的课题之一,表明在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第三次修改中,相关条款必定会得到修改。
涉及外商在华研发成果专利申请问题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修改稿中的第四条与第七十六条。具体规定如下:
第四条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办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批准。
第七十六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批准,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其就该发明创造在中国提出的专利申请不得被授予专利权;泄露国家秘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了更加有效地执行修订稿中的第四条规定,考虑到现行专利法第二十条的不足,需要增加法律责任条款。对于任何单位或个人违反修订稿第四条规定的情况,其在中国提出的发明创造专利申请将不被授予专利权,以加强修订稿第四条的执行力度。
(一)何谓“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创造”?
修订稿中第四条的第二款规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批准。
根据该规定,只有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创造才需要经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批准,才能向外国申请专利。
发明专利实质审查的生效时间及相关申请所需技术资料。实质审查生效时间通常为6-18个月,包括受理、初审、公布、实审和授权公告等阶段。申请发明专利所需技术资料包括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说明书等,并且根据不同领域需要提供不同的详细信息,如机械、电学、化学
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程序中的专利申请被视为撤回及其恢复、专利申请主动撤回、申请驳回及请求复审等三个环节。在审查过程中,如果申请人未按时办理手续、申请内容不属于专利保护范围等情况下,专利申请可能会被撤回或驳回。申请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恢复或复审,但需
专利收费减缴的条件及范围。个人、企业和机构分别需要满足不同的条件才能申请减缴专利费用。减缴的专利收费包括申请费、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费、年费和复审费等。共同专利申请人或共有专利权人的情况下,每个个人或单位也需要分别符合规定条件。
专利侵权的认定标准及法律处理方法。其中,侵权对象需满足地域性和时效性要求,且存在违法行为。同时,《专利法》规定了相应的法律处理方式,包括当事人协商解决、起诉至法院或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可就赔偿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