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入院前办理入院登记:持证、病历、入院通知单到工伤生育保险科办理入院登记。
2. 出院后初审:持书、单位证明、医疗费用发票、处方、清单、出院记录、住院登记表或转院审批表送工伤生育保险科初审。
3. 财务科复核。
4. 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签字。
5. 次月10~15日持医疗保险证到财务科领款。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规定需要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1. 工伤认定通知书、诊断证明。
2. 工伤者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3. 门诊病历复印件、收费发票、处方复印件及相关检查、化验单据复印件。
4. 住院病历复印件,住院证、出院证。
5. 出院费用清单、每日清单、住院收费发票。
6. 经办机构认为需要的其他相关材料。
对于交通事故或涉及第三民事责任伤害赔偿的工伤,需要先按照相关规定取得民事赔偿。如果民事赔偿总额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由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进行补差。
对于工伤职工旧伤复发或康复需要治疗的情况,需要填写《工伤职工旧伤复发治疗申请表》或《工伤职工康复申请表》,凭就诊的协议医疗机构提出诊断意见,由单位到医保经办机构核准后到协议医疗机构就医。如果对旧伤复发有争议,需要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工伤认定后,工伤职工的医疗费用需要凭工伤认定结论、出院小结复印件、医疗费用明细清单、有效报销单据等材料,由单位到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报销。
1. 已备案的驻外人员、异地定居工伤人员在备案的协议医疗机构治疗工伤的费用。
2. 经批准转到协议医疗机构以外就医的费用。
3. 工伤职工国内探亲或在外地旧伤复发治疗(只能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费用。
4. 因公出差期间因工伤所致的急诊、急救的费用。
工伤认定和评残认定、司法鉴定和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之间的区别。申请鉴定主体、前提条件、依据、内容、所需材料和收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其中,工伤认定和评残认定主要关注工作伤害及伤残程度,而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则更多涉及交通事故或其他伤害造成的身体损伤程度及影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首先,申请鉴定需提交相关资料并满足条件;其次,委员会将初审资料,若不完整则要求补充;接着,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进行鉴定,必要时委托医疗机构诊断;最后,委员会在20日内送达鉴定结论,如对此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的影响及处理方式。即使超过一年期限,劳动者仍可主张合法权益,工伤认定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身份证明、劳动合同、医疗证明等。如果材料不完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
根据上述内容,从业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被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