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定工伤决定书》或《确认意见书》的复印件
2. 《鉴定结论书》的复印件
1. 待遇享受人有效身份证正反面的复印件
2. 待遇享受人在本市指定金融机构开立的实名制结算账户卡的复印件
1. 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的原始票据
根据工伤职工的不同情况,还需携带以下材料:
需携带《配置辅助器具确认书》的复印件和配置辅助器具费用的原始票据
需携带与承担工伤用人单位签订的有效劳动合同或用工登记名册的复印件,以及工伤职工负伤前12个月工资性收入的凭证
企业单位需携带承继单位愿意承担工伤的书面证明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批文或分立、合并及转让的相关证明材料;机关单位需携带《干部介绍信》或《商调函》;事业单位需携带组织调动的相关证明材料
需携带《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的复印件或其他有效证明材料
需携带以下材料:
- 用人单位需携带注明双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原因的书面情况说明
- 若属于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携带有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 若属于45周岁以上女性工伤职工的,用人单位需携带该工伤职工是否从事管理或技术岗位的书面情况说明
- 若用人单位提出已垫付部分工伤保险待遇的,需携带由工伤职工签收的已垫付相关凭证
- 若委托他人办理的,需携带委托书和被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的原件及复印件。若用人单位办理的,材料复印件由用人单位加盖公章;个人办理的,材料复印件由本人签名。
工伤赔偿纠纷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与用人单位之间,在确定工伤保险待遇项目、赔偿标准等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常见类型包括工伤认定纠纷、工伤赔偿标准纠纷等。
工伤认定时,若存在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杀等情形,不得认定或视同为工伤。
劳动合同中不得约定发生工伤用人单位概不负责,该约定属于无效条款,不发生法律效力。
在工伤认定过程中,若受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而用人单位不认同,用人单位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若用人单位不能或拒绝提供证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根据规定,工伤赔偿中有部分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其中,一部分费用按月支付,比如停工留薪期的工资。若经劳动能力鉴定,工伤级别达到10级及以上的,用人单位还应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该补助金在受伤职工离职后支付。
工伤双臂骨折的赔偿标准和程序。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赔偿程序包括申请工伤认定、获得工伤认定决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同时,文章也简要介绍了骨折的处理与急救措施。
工伤事故赔偿责任下的费用承担问题。包括工伤职工伤残鉴定费用、伤残等级复查鉴定费用、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复查和再次鉴定费用以及停工留薪期鉴定费用的承担方。其中,初次伤残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购买了足额工伤保险则由保险基金支付;重新鉴定费用由申请人预
国家规定的伤残鉴定时限及相关内容。根据国家规定,伤残鉴定时限为受理后60天,特殊情况可延长30天。工伤保险由单位缴费参加,个人不需交纳费用。单位需承担治疗费用、工资及住院伙食补助。伤残鉴定后,受伤者根据伤残等级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赔偿。申请工伤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规定。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社保部门不再受理。同时,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也可提出申请。如果错过了工伤认定的时效,劳动者仍可通过法律途径获得工伤赔偿。申请工伤认定的流程包括提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