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定工伤决定书》或《确认意见书》的复印件
2. 《鉴定结论书》的复印件
3. 待遇享受人有效身份证正、反面的复印件
4. 在本市指定金融机构开立的实名制结算账户卡的复印件
5. 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的原始票据
1. 配置辅助器具的,需携带《配置辅助器具确认书》的复印件和配置辅助器具费用的原始票据
2. 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协保人员的,需携带与承担工伤用人单位签订的有效劳动合同或用工登记名册的复印件以及工伤职工负伤前12个月的工资性收入凭证
3. 申领工伤保险待遇时用人单位已发生变化的:
- 企业单位的,需携带承继单位愿意承担工伤的书面证明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批文或分立、合并及转让的相关证明材料
- 机关单位的,需携带《干部介绍信》或《商调函》
- 事业单位的,需携带组织调动的相关证明材料
4. 因第三人侵权被认定为工伤的,需携带《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的复印件或其他有效证明材料
5. 申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5-10级工伤职工,需携带以下材料:
- 用人单位需携带注明双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原因的书面情况说明
- 若属于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携带有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 若属于45周岁以上女性工伤职工的,用人单位需携带该工伤职工是否从事管理或技术岗位的书面情况说明
- 用人单位若提出已垫付部分工伤保险待遇的,需携带由工伤职工签收的已垫付的相关凭证
- 委托他人办理的,需携带委托书和被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的原件及复印件。用人单位办理的,材料复印件由用人单位加盖公章;个人办理的,材料复印件由本人签名。
工伤赔偿纠纷是指在确定工伤保险待遇项目、赔偿标准等问题的过程中,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争议。常见类型包括工伤认定纠纷和工伤赔偿标准纠纷。
工伤认定时,对于存在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杀等情形的,不得认定或视同为工伤。
劳动合同中不得约定发生工伤用人单位概不负责,若作出此种约定,属于无效条款,不发生法律效力。
在工伤认定中,若受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而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应由用人单位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若用人单位不能或拒绝提供证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根据规定,工伤赔偿中有部分费用是由单位承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中,一部分是按月支付,比如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如果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级别达到10级及以上的,用人单位还应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部分费用是在受伤职工离职之后才支付的。
工伤死亡认定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申请工伤死亡认定时的受理条件和材料要求,然后详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审查流程和决定。接着提及对于认定结果有异议时的复议和诉讼途径。最后阐述了工伤致死的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内容和
如何申请工伤认定,特别是在骨折三个月后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申报,否则劳动者及其工会可申请。申请时需携带劳动合同、申请书、身份证、事故情况材料等。工伤认定机关有权不受理未能提交充分资料或超过申请时效的申请。如有疑问,可提起行政复议或诉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申请鉴定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审核材料,组织鉴定并作出结论,伤情复杂的可延长鉴定时间。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意见出具鉴定结论书
员工新入职发生工伤的处理方式。新员工有权申请工伤认定并享受工伤待遇,需提交相关材料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伤保险赔偿流程包括填写申请表、提供工伤认定和鉴定书、身份证明和银行卡复印件等。单位需按要求申报工伤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否则个人可在一年内申请。如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