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标准 > 执行新的土地管理法,征地补偿变化巨大,您知晓吗?

执行新的土地管理法,征地补偿变化巨大,您知晓吗?

时间:2023-06-30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0769
导读: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被写入新土地管理法新土地管理法还首次明确提出,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已正式通过了表决,最新的土地管理法,会在2020年1月1日正式落地施行。即明拆迁律师注意到,这一次修法,征地补偿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土地管理法弃用了土地年产值倍数的征地补偿计算方法,改为使用片区综合地价作为土地征收补偿的主要参考。肯定很多农民朋友要问了,两种计算方法到底哪种更划算,对于农民朋友的征地补偿有什么影响呢?

下面即明拆迁律师就这两个问题具体来为大家科普分析。

当前仍按照年产值倍数法计算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机制不健全

按土地年产值倍数法计算征地补偿,

一是要考虑土地类型,农用地的种类也很多,耕地、林地、基本农田的补偿都会有一定差距,其中基本农田能得到最高的赔偿系数。

二是要考虑土地分级(按照土地肥力分级,肥力越好,补偿越高),

三是要考虑地上农作物的价值及数量。这三块叠加到一起,考察三年的平均产值,基本上就是计算该地块的土地年产值的主要标准。

现行《土地管理法》,采用的是土地年产值乘以一定倍数来进行计算征地补偿费。

主要参考的是《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同时,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各地征地补偿通常是给了20多倍的补偿系数,甚至30倍。单从赔偿系数来看,给的确实不低,但是这个系数从根本上还要受土地年产值的影响。

从当前的农民的种植情况来看,种植粮食依旧是主流,这也决定了土地年产值高不了。很多地方给出的土地年产值标准通常为1500元-1800元/亩左右,如果乘以20倍,一亩土地的补偿费只有3-3.6万元;即便按最高系数的30倍计算也才4.5-5.2万元/亩左右的征地补偿费。如果,一户农民拥有3亩土地,那么其拿到的征地补偿费也就10多万。

考虑到当今的房价、物价,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是极高的,而失去土地之后,农民的生活开支也会增大,10多万的征地补偿费其实很难保障农民的长远生计。

用区片综合地价替代土地年产值,农民在征地时拿的补偿更多了吗?

那么,什么是区片综合地价呢?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征地综合补偿标准,制订时要考虑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测算。并且片区综合地价3-5年必须更新一次。

经过一对比,其实咱们也能看明白,区片综合地价的考核体系更加完善科学。在上述年产值的基础上,还考虑到了土地供求关系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生活保障,估值更准确,补偿也更人性化和市场化。

因此,相较于单一的土地年产值乘以一定倍数的征地补偿计算方法,片区综合地价,相对地补偿水平会更高更全面。农民朋友在征地时拿到的补偿确实更多了。

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被写入新土地管理法

新土地管理法还首次明确提出,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简单说就是,农民在征地前是什么样的生活水平,在征地后,至少应当维持这种生活水平或有所改善提高。否则,越拆越穷,那就违背了这一补偿原则。如果给出的征地补偿标准确实不合理,咱们是可以走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看完了即明拆迁律师为大家做的科普解读,相信大家对于新旧土地管理法在征地补偿方面的巨大变化,一定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对于被征地农民朋友来说,新土地管理法是土地权益的守护者。再等4个多月,新《土地管理法》就会正式生效了,让我们翘首以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征地协议书(范本)

    因抚州市廖坊水库灌区工程需要,金溪县人民政府委托琉璃乡人民政府征收土地的事宜。协议详细阐述了征用土地的位置、面积、四周界限、土地类型、征地补偿费用等,并明确了支付方式和时间。同时,也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等。

  • 鱼塘征收补偿问题的法律解析

    鱼塘征收补偿问题的法律解析。根据《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征收土地时应按原用途给予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对于鱼塘承包协议问题,因国家征地导致承包关系终止,应按照约定或协商处理。具体案例涉及泗洪县一鱼塘征收赔偿问题

  • 农村征地款纠纷中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

    农村征地款纠纷中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涉及国家依法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存在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分配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可以从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两个方面确定纠纷主体,包括农民个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管理部门等。

  • 《土地管理法》中的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规定

    《土地管理法》中关于附着物和青苗补偿的规定。在征地前已经种植的青苗和地上附着物应给予补偿,但征地方案协商签订后抢种抢建的则不予补偿。补偿标准由各地自行规定,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实际情况进行补偿。对于成材林木,用地单位只支付伐工工时费,不予补偿。

  • 征地补偿纠纷是否属于行政诉讼
  • 河道整治导致养殖场拆迁是否有补偿
  • 假冒他人专利和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与防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