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使用权补偿规定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土地的年平均产值来确定补偿标准。在中国,土地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和农民集体所有,国有土地所有权由国家代表行使,土地使用者只能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制度导致土地物权同时分离,因此,收回土地使用权即收回物权。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定事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行政处罚性“收回”方式是指市县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因土地使用权人违反禁止性强制条款,决定收回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土地使用权在与使用权人签订使用权出让合同时就约定了使用年限,在使用年限期满前,如果使用权人未申请续期或虽申请续期但未获批准,政府将收回土地使用权。
法定事由“收回”方式是指在土地使用者未违反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因发生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收回土地使用权的事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回土地使用权。
上述行政处罚性和使用期限届满的“收回”方式属于“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情形。
法定事由“有偿”收回方式应当给予补偿,主要补偿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前,因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土地时,应根据相关规定对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进行补偿,并退还相应的出让金。
拆迁城市房屋时,根据拆迁时点的房地产市场价格进行评估,给予补偿。
征地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在将土地由原集体所有征为国家所有的过程中,支付给被征地村和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性和安置性费用。
对被拆迁人来说,拆迁补偿费是失去房屋和土地使用权所得到的补偿;对用地单位来说,拆迁补偿费是为获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费用。
征地规税费包括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新菜地建设基金、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征地管理费等六项费用。这些费用是因土地由“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从而转为国家所有的费用,由地方政府向省和中央政府缴纳。
在现实生活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土地可以转让给个人,如果这种土地面临征收,也需要给予相应的补偿费用。
征地补偿协议签订的程序要求。市、县国土资源局需发布征地通告并征询意见,进行实地调查和确认,决议和公示。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办理补偿登记并参与听证。协议签订后需公示,且征地费用应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对于补偿标准争议,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裁决
农村房屋拆迁的补偿安置方式,包括被征地村落建制撤销和未撤销两种情况下的补偿标准。对于被拆除房屋,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房屋调换。货币补偿金额的计算公式考虑了被拆除房屋的重置单价结合成新、土地使用权基价及价格补贴等因素。对于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区域,被拆
被征地的村或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补偿安置问题。补偿方式包括货币补偿和产权房屋调换,具体选择权根据相关规定而定。货币补偿金额的计算公式包括被拆除房屋的重置单价、土地使用权基价和价格补贴等因素。对于未转为城镇户籍的被拆迁人,还可在特定条件下申请宅基地新建住
已建房屋土地的出让条件。市、县人民政府依法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后可以重新出让,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偿。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需经过政府审批,分为补办出让手续和免办手续两种情形。其中,免办手续的房地产项目包括特定用途用地、经济适用住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