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们获得了一份中部地区某省会城市的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其中揭示出了拆迁奖励和补助方面的问题。这让我们不得不对征收方的决策能力感到钦佩,同时也担忧被征收人是否能够抵挡住诱惑,排除干扰,最终获得公平合理的征收补偿。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17条的规定,市、县级政府应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为被征收人提供补助和奖励。
然而,这里规定的补助和奖励并不是普遍适用的。例如,奖励只针对在签约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的被征收人,如果未能按期搬迁,就无法享受政府提供的奖励。而补助通常是针对生活困难、重大疾病和住房困难的家庭。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前述的补助和奖励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该方案规定,被征收人在补偿签约期限内选择货币补偿方式并在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交房的,将额外获得被征收房屋市场评估价的20%作为补助。
尽管货币补偿是当前政府推崇的补偿方式,但由于无法满足房价上涨的需求,被征收人可能无法找到适合的房屋。对于如今高涨的房价,被征收人是否能够选择货币补偿安置方式,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尽管方案中提到政府将额外提供20%的补助,但这笔补助是否能够解决购房问题,才是关键。
该方案规定,为鼓励被征收人提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搬迁,对于在2017年1月10日(含)之前签约并完成搬迁交房的被征收人,将按照每户每日200元的奖励给予补偿,最高奖励每户不超过12000元。对于整栋楼在奖励期限内提前搬迁的被征收人,将给予整栋提前搬迁奖励,每户2000元。
然而,这种提前签约奖励政策与征收中的公平原则不相符。如果方案中规定了签约期限,那么奖励与否应严格按照这个期限进行。无论是第一天签约还是最后一天签约,都在期限之内,为何会有11800元的差额呢?此外,对于“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的“打包”式奖励政策,被征收人可能会因为区区2000元的利益而对那些暂时“有意见”的被征收人产生压力,这违背了法治精神。
最后,我们需要冷静思考的是,上述的提前搬迁奖励加在一起最多能获得多少钱?是的,是14000元!为了这区区14000元,被征收人是否应该放弃对征收中可能存在的评估陷阱、房屋认定问题和补偿协议陷阱等矛盾争议的争取?这还不包括补偿数额明显偏低、不公平和不合理的问题。
总而言之,补助和奖励政策的制定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被征收人可以选择参与,也完全有权选择不参与。毕竟,这区区14001元并不能成为被征收人未来生活和长远生计的保障。我们不能再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错误。如果想要获得满意的补偿,被征收人必须保持警惕。
棚户区改造中的房屋征收问题。棚户区改造是中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而推出的一项工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根据相关规定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也明确了相关标准。针对危房棚户区的改造
农村和城郊房屋拆迁时,院落、围墙和地上附着物的补偿问题。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院落和空地的补偿数额需由评估机构评估,补偿应公平公正,不低于市场价。涉及部门包括国土资源局、乡镇政府、拆迁办和村委会等,各自负责征地公告、补偿方案公告、签订拆
当然这类房屋国家都会给予一定补偿。空心房拆迁有补偿吗?目前已经有不少地区出台了退出空心房的拆迁补偿标准,以重庆为例,当地的空心房拆迁补偿在每亩10万到20万之间。但违章乱建的空心房就不会有补偿了。
依据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在不与被征收人达成征收补偿协议,未签订补偿协议的情况下,是不能对房屋进行强制拆除的。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