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安置 > “违建”房屋违反了哪些法律?详细解析依据

“违建”房屋违反了哪些法律?详细解析依据

时间:2024-02-01 浏览:5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2142
导读:二、“违法建筑”违的“法”不局限于“规划法”。情形一: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符合所有规划。将“违法建筑”的违法情形局限于未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实际可能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依然违反《土地管理法》中所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确定房屋是否违建的复杂性及其相关法律规范

确定房屋是否违建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技术活儿,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然而,当建设执法部门认定我们的房屋为违建时,很多人并不清楚具体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对于自己房屋是否合理合法的认定以及是否有补救措施,也存在很多疑问。当面临房屋征收时,这种不了解就会使我们变得非常被动。本文将详细说明违建到底违反了哪些法律规范,以帮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这个问题。

一、关于“违章建筑”、“违法建筑”、“违建”

目前,人们常常混用“违章建筑”、“违法建筑”和“违建”这三个词语。这三个词更像是一种社会学术语,而不是严谨的法律术语。本文不打算进行深入的考据研究,简单来说,在“违法建筑”这个词出现之前,官方表述为“违章建筑”(可检索1980年代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1990年,《城市规划法》出台,将“章”变成了“法”,从此,“违法建筑”成为通用的说法。虽然语言的传播经历了一定的变迁和演变,仍然有零星的“违章建筑”说法出现在媒体上。

尽管叫法有所差异,但这三个命名都指向同一个法律规范体系或行政管理领域——城乡规划,在绝大多数场合,特别是针对城市规划管理,这三个词语可以互相替换。

根据现行的《城乡规划法》规定,通常认为“违法建筑”是指未经规划土地主管部门批准、未领取规划许可证或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建造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二、“违法建筑”违反的法律规范不仅限于“规划法”

个人认为,“违法建筑”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深刻问题,其中违反的不仅仅是“未取得规划许可”这一项事由。从大方向上说,它可能违反了公法和私法上的法律规范,甚至可能同时涉及公法和私法。

就行政管理规范而言,违法建筑可能违反了规划管理规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规定以及环保、消防等其他行政管理规定。实际上,我们常谈论的建筑物“违法”,其内涵和外延是不够严谨的。

举例来说:

情形一:即使取得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符合所有规划要求,该建筑物仍然可能违反《土地管理法》中所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此外,规划的编制种类也非常复杂,非专业人士难以掌握。因此,即使取得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该建筑物仍然可能违反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相关法律,该建筑物仍然属于“违法建筑”。

情形二:在公法上获得了“规划许可证”进行建筑施工的业主,新建建筑部分仍然可能侵犯邻人的通行、采光、供水、取暖等相邻权利。即使在公法上获得规划许可,业主仍然需要承担民事责任,邻权人有权向司法机关寻求救济,要求建筑物的所有权人承担物权责任。因此,该建筑物的结局可能是拆除,属于私法上的“违法建筑”。

情形三:即使取得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未获得建筑施工许可证,该建筑物仍然是“违法建筑”。根据《建筑法》的规定,建筑物的施工资质仍然需要行政许可。此外,建筑法还对建筑物的工程结构和建筑质量作出了规定。未获得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的建筑物可以被主管机关责令停工,这也属于另一种“违法建筑”。

情形四:即使取得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未获得消防备案或验收许可的建筑物也可能属于违法建筑。根据《消防法》的规定,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根据不同的消防等级进行备案或许可。未获得上述证件的建筑物也不属于“合法建筑物”。

情形五:即使取得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办理房屋登记或不动产登记的建筑物也属于“违法建筑物”。根据相关法规,办理不动产产权登记需要提供规划、建设工程、消防、建筑安全等必要手续。若因缺失部分材料或其他原因无法办理登记,该建筑物仍然属于公私法融合型的“违法建筑物”。

此外,还存在农村“小产权房”问题以及附着在海域、滩涂、水域、矿山、钻井平台上的建筑物、人工岛、风景区临时性度假建筑等各种特殊类型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涉及的问题可能不仅仅是传统的公法和私法规范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拆迁房屋居住十几年无证补偿问题的法律解析

    拆迁房屋补偿问题中的几个关键点,包括无证房屋的补偿、严重违反规划或恶意抢建的房屋补偿、无法取得合法产权证明的房屋补偿以及被拆迁人的定义和补偿方式。对于历史遗留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同时,拆迁补偿可以通过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两种方式

  • 虚假购房合同办理过户登记的法律效力

    虚假购房合同办理过户登记的法律效力问题。当事人采用虚假购房合同办理过户登记的,该登记无效并会受到相应处罚。文章还列举了违反规定的具体行为和相应处罚,以及房屋过户所需的详细资料。

  • 交了首付卖家不去过户如何维权

    买家交付首付后,卖家不配合过户的维权方式。可以向法院起诉卖方,通过和解、调解或仲裁解决争议。对于未过户的二手房,不能直接转让,必须满足主体资格、双方意思真实、不违反政策法律等条件。出卖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办理房屋权属证书,应承担违约责任。

  • 房屋保全解除后的房屋产权过户时间

    房屋保全解除后产权过户的相关法律问题。在房屋保全措施解除后,房屋所有权可以随时办理过户,不受限制。但不动产登记存在限制情形,如违反法律、权属争议等。同时,诉前保全需满足情况紧急、利害关系人提出、提供担保等条件。当事人可向财产所在地法院申请诉前保全,并

  • 未满2年房屋买卖合同双方有效吗
  • 合同效力及其条件
  • 一、无证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