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很多拆迁户们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征收方往往在和咱们农民朋友达成协议后,就会以各种方式要求大家搬迁,而补偿协议中约定好了的补偿款却迟迟交不到农民手中。那么补偿款应该什么时候支付给我们呢?
拆迁律师团提醒农民朋友们注意,以下这几点一定要牢记在心。
三个月内必须支付到村,否则构成违约违法
补偿协议一签订,咱们和征收方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平等的合同关系,每户农民都和征收方签订了具体的安置补偿协议,征收方必须得依照协议在约定的时间内支付补偿款,这是作为合同一方的义务必须履行。
也就是说,补偿协议约定的时间到了,并且过了三个月村集体账户也没有收到补偿款的,就应该行动起来了,无论是到村委询问也好,还是起诉征收部门违约也罢,都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能干等,越到后期,维权难度越大。
没给补偿款,您可以拒绝搬迁,因为搬迁后再讨要补偿款难度更大
《国有土地房屋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
这虽然是对于国有土地来说,但在法律适用中,对于没有明确规定的内容,相似的情形可以参照适用。因而,对于农村集体土地也应当是先补偿后搬迁。
况且,对于征收方来说,农民处在弱势地位,最重要的筹码便是手里的房屋。轻易地搬迁,不仅丧失了和征收方讨价还价的权利,甚至即便是已经签订了协议也会像之前提到的一样,难以得到实际履行。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实实在在取得了补偿款再搬走。
签了字后,搬走了,但没拿到补偿,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
1、双方协商。
如果是征收方确实存在一定困难,难以周转出补偿款,可以在协商后,先支付一部分补偿款,剩余的补偿款适当的延期支付。当然,这必须是在被征收人自愿的情况下达成的。
2.起诉违约。
征收方若是态度强硬仍然不愿意支付的,弱势一方的被征收人硬碰硬显然是不大可能的,此时就应当搬出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起诉征收方的违约行为。
3.寻求帮助。
请求专业的拆迁律师介入,寻求更专业有效的维权方法。
很多被征收人兢兢业业一辈子守着自己的老宅,却被征收方说拿走就拿走,合适的补偿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满足未来生活的需求,也是对被征收人的一种情感上的安抚。拆迁律师团在这里提醒大家,遇到拆迁上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的拆迁律师,错过了时间再维权,难度不止大一倍。
划拨土地拆迁的赔偿方式,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等。对于划拨土地上的房屋,拥有房产证的拆迁赔偿将参照相关条例进行,具体的货币补偿金额根据区位、用途等因素评估确定。市、县级人民政府还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而划拨土
拆迁补偿标准的制定及补偿的两种方式,即产权调换和作价补偿。产权调换是根据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进行,涉及结构差价和商品房价格的结算问题。作价补偿则是拆迁人以货币方式赔偿被拆迁人的经济损失。此外,拆迁补偿形式还包括产权调换与作价补偿相结合,但具体实施方式
土地征用补偿的相关内容。土地补偿费根据前三年平均年产值和补偿倍数计算,补偿倍数范围为6到10。征地安置费根据需安置人数和补偿倍数等因素计算。地上附属物和青苗补助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进行补偿。国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包括货币补偿和差价补偿两种计算方式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