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 > 分析一户一宅政策执行难的原因

分析一户一宅政策执行难的原因

时间:2024-11-18 浏览:7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3883
导读:

为何会出现“一户多宅”现象?

造成“一户多宅”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祖辈遗留宅基地

一些宅基地由祖辈遗留,由于年久失修或无人居住,但集体并未收回。

2.新民居或农村新规划

新建的民居或农村新规划重新划分了宅基地,但原宅基地并未收回。

3.农村家庭子女外出工作

一些农村家庭的子女外出工作前,在农村已经分户并申请了宅基地。

“一户一宅”政策为何执行难?

“一户一宅”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以下几个执行难点:

1.相关法律条文的矛盾

《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居民要实行“一户一宅”,但同时也规定已拥有一处宅基地使用权的人,可因买卖、出租、赠与和继承等合法原因而获得两处以上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主要通过申请和继承获得,申请过程中的审查把关难度大,而村民继承老宅后不愿退出,这两者是“一户多宅”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2.“户”的概念无严格界定

法律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以户为单位,但并未明确阐述“户”的内涵,给基层执法带来困难。目前地方普遍认为以“独立的户口本”为考察标准,但个别村镇干部则侧重于观念上对“户”的认识。只要农户家中子女成年或结婚后,不论是否办理了法律要求的分户手续,一般都认为该子女应获得一份宅基地使用权。

3.无偿分配制度促使“一户多宅”

宅基地使用权行政配置、无偿使用的制度助长了宅基地规模失控和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由于宅基地的分配具有人身属性,使用权取得与保有均具有无偿性,村民出于利益本能,力求使自己宅基地面积最大化。这种零成本的驱动力导致农村宅基地超标现象严重。

4.宅基地数据库不完善

尽管农村宅基地登记确权已基本完成,但宅基地信息的系统化尚不完善,个别地区在审批过程中无法调取基础数据。此外,如果农户本人或村民不配合,也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

5.违法成本低,执法手段少

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基本农田或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的刑事处罚标准较高,导致执法难度大。农村建房很少占用10亩以上耕地,因此违法成本低,农户无法达到处罚标准,使得随意占用耕地现象愈加严重。

6.缺乏合理退出机制

《土地管理法》规定,除为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外,土地使用权人需要得到适当的补偿。然而,法律未明确规定其他情况下是否或如何进行补偿。目前乡镇宅基地回收普遍采用无偿退出机制,这抑制了农民退回宅基地的主动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若干意见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的若干意见,重点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特困户低保户在安置上享受优惠待遇。拆迁补偿可采用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方式。意见提高了临时安置费用,并详细规定了各项补助标准。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 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方法

    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方法。违法建筑指未经批准擅自建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占用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用地等建筑。处理方面,违法占用土地进行建设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土地并拆除建筑物等;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规划许可证建设的,由城乡规划主管

  • 江苏拆迁政策的变化
  • 广州市出台住宅拆迁补偿最低面积标准,保障居民权益
  • 城市旧城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