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拆迁是一种由政府倡导、开发商投资、村民自主拆迁的三方结合方式,其拆迁主体是村集体组织自行自主拆迁。而国有土地征收拆迁和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拆迁是以政府名义进行的拆迁,其拆迁主体具有本质的区别。
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项目因村而异,各城中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经济状况,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补偿方案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1. 一户宅基地置换300平方米同一地段高层住宅:这是石家庄市政府倡导和决定的补偿方式,被视为底线,不能低于此标准。各村基本参照此标准履行,有些村甚至提高补偿标准,例如将300平方米以套内面积发给本集体组织村民。
2. 临时安置费、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按15元/平方米计算,搬迁费按10元/平方米计算,按两次计算;这是截至2011年的标准。最近国有土地征收拆迁已对该两项数额进行了提高,城中村改造补偿也可能参考此标准进行相应提高。
3. 地上房屋补偿款及装修款:无明确具体标准可供参考,一般由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定,当然评估机构有评估具体标准。屋内装修补偿基本类似。
4. 停产停业损失:该项费用主要针对营运性房屋进行的补偿,例如对沿街门帘、在城中村内的企业或公司进行的停业期间内补偿的损失,一般由协商确定或评估确定。
5. 拆迁奖励:各村制定各村奖励标准,不能统一。
6. 电器移机费:一般按市场价位进行补偿,目前家用电器移机费:空调200元一台;有线电视150元一户;电话移机88元一部;热水器100元一台等等。如拆迁时市场价格提高也相应提高补偿。
7. 其他补偿或补助:各村根据以上标准或参考以上标准的基础上,另行对困难住户或另行支付和补偿费用,这主要由村集体组织通过补偿方案确定,因村而定。
由于城中村改造实行“一村一策”,各村补偿的项目并不一定按上述项目进行补偿,主要原因是各村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作者在此简述了大部分城中村改造的补偿项目。然而,最近由于城中村改造拆迁的矛盾不断加剧,各村之间拆迁补偿数额差距较大,引发了极大的民愤。因此,作者建议在根据国家实行“同地同价”的基础上,综合制定出合理的补偿方案,各村之间不能存在过大的差距,更不能相互攀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关于征收土地的补偿规定。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其中地上附着物补偿涉及塑料大棚等。青苗补偿标准按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补偿,而成材树木不予补偿。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则根据具体情
青苗补偿款的归属问题。根据法律规定,青苗补偿款应归青苗所有者所有,如果属于村民个人,征收部门应直接支付给个人。案例分析中,李先生未收到青苗补偿款,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成功。法律依据指出,村委会非青苗所有者,无权获得补偿款。维权建议指出,如遇到类似情况,可
征地拆迁过程中房子被认定为违章建筑的情况及应对方法。介绍了违章建筑的定义及历史背景,揭示了拆迁过程中因法律宣传不足导致的大量违章建筑现象。文章指出,拆迁方可能会利用违建降低补偿成本,并提出了应对房子被认定为违建的具体步骤,包括保持冷静、寻找证据、咨询
大棚征地拆迁的补偿方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土地补偿费根据耕地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计算,安置补助费则根据需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此外,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