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保障 > 实时政策 > 户口本丢了怎么补办,需要什么手续

户口本丢了怎么补办,需要什么手续

时间:2022-11-09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4914

户口本,是一种可以有效的证明我们的身份的一种证件,如果丢失的话,是需要及时的进行补办的。所以,我们就需要对于补办户口本需要什么手续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在进行补办户口本的时候,也是需要进行提交一定的材料的,我们要提前准备好。

一、户口本补办手续是怎样的?

居民的《居民户口簿》丢失、被盗后,户主本人应及时向派出所报告,并提出补发的书面申请(本户的所有成年成员都须在申请上签名)。户主因为其他原因不能前往派出所申请办理的,应当出具书面委托申请,并签名捺印,被委托人应是本户的成年人员;若本户中确实他人可供委托的,应在民警到该户走访调查后,有居委会出具有关证明,申请补办。备齐以上材料后,一般5个工作日内即可补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四条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

城市、水上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应当每户发给一本户口簿。

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

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二、办理落户手续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1、《入户申请表》;

2、户籍证明(或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住房证明或入户地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

4、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5、申请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随迁或投靠,需提供亲属关系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三、户口本使用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

1、居民户口簿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状况以及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法律效力,是户口登记机关进行户籍调查、核对的主要依据。户口登记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户籍调查、核对时,户主或本户成员应主动交验居民户口簿。

2、户主对居民户口簿应妥善保管,严禁私自涂改、转让、出借。如有遗失,须立即报告户口登记机关。

3、居民户口簿登记权属于户口登记机关,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簿上作任何记载。

4、本户如有人员增减或者登记事项发生变动,应持居民户口簿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登记。

5、全户迁出户口管辖区的,应向户口登记机关缴销居民户口簿。

综上所述,居民将户口本丢失后,要户主本人携带遗失证明和身份证等资料到当地派出所申请补办,这个最好是户主亲自办理,如果委托的话会比较麻烦,并且也不安全。讲到这里,大家也应该对补办户口本需要多久有了了解。资料齐全的情况下,通常在五个工作日内就可以拿到新的户口本了。

综上所述,同身份证一样,户口本一旦丢失,要马上补办,这样以防户口本被不法分子利用,并且不耽误家庭成员办理一些业务。户口本补办手续倒不复杂,户主带着户口本补办申请书、户口本遗失声明及身份证等材料到派出所户籍科申请补办即可。通常情况下,申请人当天就可以拿到新的证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由谁决定是否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授予决定权归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除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的提议,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也可提出相关议案。关于革命烈士的认定和批准程序也进行了说明,包括因战牺牲和其他特殊情况的认定标准。

  • 补办结婚证一人去可以吗,有没有法律规定

    补办结婚证的相关法律规定,指出补办结婚证需要男女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并携带身份证和相关证明材料。同时,也说明了如果没有身份证,有户口本也可以办理结婚证,但需要其他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文章还提及了结婚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结婚年龄、禁止结婚的血缘

  • 领结婚证需要带什么材料,有没有法律规定

    领结婚证所需携带的材料以及法律规定。办理结婚登记需携带本人无配偶证明、与对方无亲属关系的签字声明、户口簿和身份证等材料。补办结婚证需持另一本结婚证、有效身份证和户口本等材料,向婚姻登记中心申请查阅档案并补领。法律依据为《婚姻登记条例》。

  • 离婚了前夫不给户口本分户怎么办

      有两种方法解决:第一种方法,确认户口本在男方的情况下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因户口本为双方共有并且共用,男方不愿拿出来即可以侵权为由起诉对方;第二种方法,也是更为便捷的方法:向户籍管理部门申请遗失补办。  以上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离婚了前

  • 离婚案件中涉及到的房产如何判决
  • 离婚证补办流程与注意事项
  • 离婚协议丢了怎么补办
社会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