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当男女双方自愿离婚时,可以准予离婚。双方需要前往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在核实双方确实自愿并已适当处理子女和财产问题后,会颁发离婚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协议离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根据认可离婚的机关或适用程序的不同,协议离婚可以分为行政协议离婚和诉讼协议离婚。行政协议离婚是通过行政程序办理的离婚,行政机关可以是户籍机关(例如日本、蒙古),民事机关(例如墨西哥),或其他行政机关(例如丹麦、挪威)。诉讼协议离婚是通过法院审判程序办理的协议离婚。诉讼协议离婚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事人的离婚协议需要经过法院审批(例如法国);另一种是当事人的离婚协议需要经过法院裁决(例如奥地利)。
根据达成离婚合意的方式,协议离婚可以分为三类:
此外,还有一个关于间接协议离婚的问题。有些著述将协议离婚分为直接协议离婚和间接协议离婚。所谓间接协议离婚是指当事人先行协议分居(有时也称为事实分居或司法分居),经过法定期间后,再通过当事人的申请正式离婚。而直接协议离婚则没有先行协议分居的要求,即一般意义上的协议离婚。目前,间接协议离婚制度只在斯堪的纳维亚个别国家得到承认。严格来说,间接协议离婚不能被视为协议离婚的一种类型,因为协议离婚的本质要件是当事人对离婚问题的合意,除此之外不应再有其他实质性限制。而间接协议离婚制度却将先行分居视为承认协议离婚的前提条件,与协议离婚的特征不符。
在我国《婚姻法》中,协议离婚包括民政部门办理的行政登记离婚和法院办理的诉讼调解离婚。行政登记离婚是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的离婚,而诉讼调解离婚则包括上述提到的两种调解离婚情况。
协议离婚的法律优势和缺点。协议离婚具有时间短、费用低、压力小的优势,但存在法律风险、适用范围有限以及缺乏强制执行力的缺点。协议离婚适用于达成一致意见且无分歧的夫妻,但需注意离婚协议书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且不具备强制执行力。
民事调解书与离婚书的关系。民事调解书是解除夫妻关系的协议书,生效后即意味着离婚,与法院判决书和民政局离婚证有同等效力。民事调解书的制作和效力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离婚诉讼程序包括起诉、答辩和开庭审理阶段。
离婚调解书的生效时间及相关流程。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名或捺印后生效,法院可当庭告知或十日内发送民事调解书,经双方签收后具有法律效力。离婚诉讼流程包括提交起诉状、法院审查受理、调解、开庭审判等步骤,调解不成功则进行法庭审理并判决。
离婚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离婚调解协议具有契约性质,经法院确认后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当事人不得再对此法律关系发生争议。离婚调解书的法律效力同法院生效判决书一样,当事人丧失上诉权。调解书有给付内容且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调解结束可以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