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男与乙女经人介绍于2002年10月相识,同年12月10日登记结婚。婚后夫妻感情一般,并于2003年9月生育一男孩丙。在甲、乙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出资7万元在A市B区购买了65平方米的楼房一套,该房屋登记为甲所有。
2007年7月20日,甲与乙发生口角,乙随即抱着孩子离家出走,双方开始分居生活。在甲、乙分居期间,甲于2007年12月5日由其村委出具了未婚证明,将其夫妻共有的房屋转让给第三人丁,并办理了房产过户手续。
2008年3月2日,甲向A市B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乙离婚,并由甲抚养儿子丙。因乙下落不明,法院向其公告送达了开庭传票。公告期满,被告乙出庭应诉,辩称其与甲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同意与甲离婚。经法院主持调解,甲与乙达成双方离婚、儿子丙由甲抚养,并由甲给付乙房屋折价款2.5万元的调解协议,甲与乙均在该调解协议上签了字。乙提出等甲将房款交到法庭后再签收调解书,法庭予以准许。此后,甲拒绝支付乙房屋折价款,并拒绝到法院领取调解书。乙便到法庭领取了调解书,甲则表示要到法庭申请撤诉。
关于本案甲与乙的婚姻关系是否解除以及双方所签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甲与乙的婚姻关系尚未解除。原因是甲拒绝领取调解书,未在调解书送达回证上签字。根据《民事诉讼法》第89条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因原告甲拒绝签收调解书,调解书并未发生效力。
另一种意见认为,甲与乙的婚姻关系已经解除。因为甲和乙已经达成离婚的调解协议并在协议上签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的规定,该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后生效,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因此该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均应认真履行。
本案涉及法院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法院调解,又称诉讼中调解,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和协调下,就案件争议的问题进行协商,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9条和第90条的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对于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以及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当事人调解达成协议后,可以不制作调解书,该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遵守协议,任何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执行。因此,在本案中,甲与乙的婚姻关系已经解除,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甲应支付乙房屋折价款。
离婚的程序和法律规定。协议离婚可在原婚姻登记机关或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办理,当天可完成手续。诉讼离婚则需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审理时间视案件情况而定。夫妻感情破裂且调解无效时,法院应准予离婚。若无充分证据显示夫妻感情破裂,起诉方需再次提起诉讼才有可能被
怀孕期间是否可以离婚的问题。在我国《婚姻法》规定中,女方怀孕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或孩子非男方的情况不受此限。如因女方与他人通奸导致怀孕,男方有权利提出离婚。怀孕期间的离婚程序包括申请协议离婚、审查、登记和撤销等步骤,男女双方需协商并
离婚调解在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中的作用。离婚调解是诉讼的必经程序,目的是说服教育工作,宣传法律、政策和伦理道德,促进当事人互谅互让。调解过程中要坚持自愿和合法原则,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判决。调解有利于妥善处理离婚案件,减少纠纷恶化和法院执行工作。调解
原告李丙孬等人诉嵩县德亭乡卫生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原告李丙孬等人的亲属在卫生院分娩过程中死亡,双方达成协议后原告起诉要求赔偿。法院认定协议有效,维持协议内容,但经过调解双方自愿另行达成协议。文章还讨论了正确处理此类案件的关键是确定案由,不同案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