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通常车速都比较高,这就要求一方面上路车辆车况要良好,另一方面驾驶员要熟悉所驾车辆的性能,掌握高速公路上行车的要点,了解各种不利自然环境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同时驾驶时要集中注意力。
为有效预防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的发生,行车时,控制好车速,确保跟车行驶时的安全距离关键。
所谓“安全距离”,就是指驾驶自车尾随前车行驶时与前车之间所应保持的最小距离。有了这个“安全距离”,车主们一方面可以有较大的视野,能较早发现险情,另一方面一旦真的遇上情况,如前车减速、停车或发生事故,也可以有较长的时间做出反应以采取应变措施。下面介绍便于司机们掌握的控制行车“安全距离”的简易方法。
1.在正常天气下,前后两车相随行驶其间的“安全距离”应为:大型车用其行车时速值减去20、小型车用其行车时速值除以2,所得的数值即为跟车行驶时最小安全间距的米数。例如,后车的时速为90公里时,若是大型车,则跟车行驶的最小“安全距离”为70米;若是小型车,则最小“安全距离”就应是45米。
2.在判断实际的跟车间距时(时速仍为90公里),可以先注意前车通过的固定点(如路旁的标识杆、里程碑及桥梁等),然后就开始默数,驾驶大型车应数3秒钟,而驾驶小型车时就数2秒钟。如果还未数完应数的时间,自车就通过了该固定点,则表示目前的跟车间距不足,应该立即减速加大跟车间距以保持“安全距离”。
需要注意,如遇浓雾、浓烟、强风、大雨、冰雪、夜间行车或其它特殊情况,车主除应按规定降低车速外,还要将跟车间距酌量加大,以确保安全。
总之,在高速公路上行车,一定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时间限制及相关处理方式。根据不同情形,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期限有所不同。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在接到认定书之日起3日内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复核结果一般具有最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制定了本条例。本条例适用于中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定管理规
根据以上规定,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或驾驶其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未达20%的,将被罚款20到200元,并扣3分。若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
当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员死亡,如果对方以没有钱赔偿为理由,应立即报警处理。交警部门会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