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欠薪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也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劳动仲裁作出结果后,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数额较大,且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一、恶意欠薪怎么举报
1、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六)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处理的手段是对用人单位罚款、责令改正或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决定。
2、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按该法第四十七条,追索劳动报酬,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一裁终局。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仍不支付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不能一裁终局的,一方对裁决不服,收到裁决书十五日内可以向法院起诉。
3、对打了工资或劳动报酬欠条的,不涉及其他争议的,可以直接按照一般的拖欠劳动报酬争议向法院起诉,也可以申请支付令。
4、个人或单位恶意拖欠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刑事责任。
5、在法院强制执行涉及拖欠劳动报酬或工资的案件中,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或单位拒不执行生效的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可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此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诉。
二、恶意欠薪量刑标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 之一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什么情况恶意欠薪才会免除处罚
1、已经在提起公诉之前支付所应支付的劳动报酬;
2、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如造成劳动者的孩子失学等;
3、已赔偿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恶意欠薪怎么举报的法律知识,恶意欠薪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向公安机关报案四种方式。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律师。
引用法条
[1]《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两百七十六条关于劳动者年休假的相关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年休假是基于累计工作时间来计算的,即使在当前公司工作不满一年,只要累计工作时间达到,就有权利享受年休假。年休假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累计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以及跳槽人员的年
不当得利诉前是否可以转移财产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未被起诉前转移财产是不被认可的,但如果转移财产用于正常的经济活动并且合法,则不会受到法律制裁。债务人转移财产需遵循一定限制,公民有权处分合法财产,但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可被撤销。涉及逃避债务、虚构债务等
不上班了但未解除合同是否可以拿到工资的情况,以及不上班也有工资的特殊场景。包括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婚丧假、女职工保胎、产假、哺乳等以及男职工护理假等情况。在这些特殊情况下,劳动者不上班也可以获得工资。
离婚官司中是否可以申请财产保全的问题。在离婚官司中,若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财产等行为,另一方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起诉离婚过程中财产如何转移给子女以及离婚诉讼财产立案的时效。在离婚期间,应遵守法律规定,避免恶意转移财产,保护自身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