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时协议书上财产处理栏写明无财产,而离婚后却因为财产问题对簿公堂。女方称当时是假离婚,因此没有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而后她发现情况不对,便将男方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分割二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判令男方支付她5万元。因一审法院判决支持了女方的请求,男方不服,提出上诉。昨日该上诉案在深圳中院开庭,经调解,男方同意支付女方4万元。
姜女士称,她和吴先生2005年2月结婚,婚后感情很融洽。但2005年4月,吴先生以单亲家庭可优先申请微利房为由,向她提出先办理假离婚,分割房子后再复婚,她最后同意。2006年7月姜女士与吴先生办理了离婚手续,他们签订的《离婚协议书》上财产处理处写明无财产、无债权、无债务。姜女士表示,因为是假离婚,吴先生从未告知过其收入及财产状况,因此没有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直到2007年3月吴先生趁她回老家的时候,将孩子带走,还不接电话,她才知道受骗。2007年,姜女士将吴先生告上法庭,要求分割二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请求法院判令吴先生支付5万元。
记者了解到,一审法院对吴先生名下银行存款情况的调查显示,其名下3个账户在2006年6—7月期间,共有存款11万余元。其中一个账户曾取出过大额钱款,吴先生称“因做生意向他人支付原材料款”。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书》上虽列明没有夫妻共同财产,但根据调查取证的结果,在二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吴先生名下的银行账户上有存款,他并未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原告实行约定财产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吴先生名下的银行存款应为夫妻共同财产。法院判决吴先生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姜女士5万元。而此判决结果引来吴先生的不满,他提出上诉。昨日,该上诉案在深圳中院开庭。
昨日法庭对双方进行了调解,最终两人达成和解,吴先生同意支付姜女士4万元。
婚前购房婚后还贷的财产分割问题。婚后还贷的归属依情况而定,如使用个人婚前财产还贷,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如使用婚后所得工资还贷,妻方可分割婚后还贷款部分。夫妻对财产有约定需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同时,《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做了详细
离婚后变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程序。协议离婚后,若对财产分割有异议,可在离婚后一年内向法院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但变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协议离婚、一年内请求变更以及存在欺诈或胁迫情形。解决方法包括双方协商、起诉、提交证据、调解、开庭和判决等步骤。参考案例
夫妻离婚后赡养费的相关问题。律师指出,夫妻离婚并不存在赡养费,只能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和分担子女抚养费。人民法院认定赡养费标准时会考虑当地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需求和赡养人的能力。赡养费数额可根据情况调整,但增加必须满足法院原判决无法满足基本生活和赡养
中国婚姻中的债务问题,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仍需共同偿还。法律对于夫妻债务的认定和处理有明确规定,包括哪些属于个人债务的情况。离婚协议或法院法律文书对财产分割的处理不影响债权人要求男女双方共同偿还夫妻共同债务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