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涉及土地部分的改制主要内容包括对土地资产的界定、处置和评估,旨在合理处置土地资产。
国有企业土地资产处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土地使用权出让和租赁:适用于国有企业改变原有的国有性质,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集团、股份合作制,或者被非国有企业兼并,对外租赁经营,企业破产等情况涉及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情况。
2. 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和授权经营:适用于关系国计民生、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基础性企业或大型骨干企业,改组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集团的企业改制。此种方式需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3. 土地使用权保留划拨方式: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项目用地,不进行公司制改造的国有企业土地用途不发生改变,以及国有企业兼合国有企业或其他非国有企业后仍为国有工业生产企业或濒临破产的企业。
通过分析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式的适用条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特点和区别:
1. 国有土地使用权处置的对象为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2. 在土地资产处置中,需要区分不同类型并遵循有偿使用原则。对于国有企业改变其原有国有性质的情况,必须有偿出让或租赁;而对于改制后仍保持原国有性质或涉及公益项目、国家扶持基础项目的情况,可以采用国家作价入股或授权经营方式,甚至可以采用保留划拨方式。
3. 采用作价入股、授权经营和保留划拨方式的,必须经由有批准权限的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批准。而采用土地出让和租赁方式的,改制企业需直接向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补交土地出让金,并与土地主管部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意见。文章强调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入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保护各类利益主体权益。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广泛发布项目信息、优先引入优秀民间投资主体、多种方式参与国
公司改制和变更的区别。两者在法律上不同,包括折股方式、业绩计算方式、企业形式、债权债务处理方式以及资产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公司变更以审计后的净资产为基础折股,可连续计算原有业绩,变更后的股份公司继承原有债权债务。而公司改制则以评估值验资后进行折股,不
江门市直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安置的试行办法。办法遵循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保障职工权益,包括制定详细的员工安置方案、涉及劳动合同变更、经济补偿金支付等内容。改制过程中应听取职工意见,决策公开透明,并受地方政府实施方案支持。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国企改革顺利进行,
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员工身份转换的问题。长期以来,国有企业采取的是低工资高福利政策,改制时员工身份转换成为重大关键问题。同时讨论了国企改制后管理人员主体身份的界定,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