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越发达、越发展,法律纠纷就会越来越多。好在现在的人越来越多有法律意识的了,很多时候都会用法律很好的解决。想必很多人都想要了解,民事诉讼起诉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民事起诉流程怎么走?民事起诉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一、民事诉讼起诉的必要条件
第一,民事起诉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就是说,原告必须是合法权益直接收到侵害的受害人,而不是他的亲戚、朋友或其他人。
第二,民事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如果没有侵犯民事权益的明确的被告,人民法院无法找人追究责任、无法办案、无法审理、无法判决责任给谁承担。
第三,民事起诉必须有具体的可以依法执行的诉讼请求,并且必须有据以起诉的事实、理由。如果没有这三项内容,人民法院将无法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无法作出合法、具体、可以执行的判决。
第四,民事起诉必须是案件属于该人民法院受理的范围,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所起诉的案件不属于该人民法院管辖,那么,要么不可能立案,要么立了案也会被依法驳回。
第五,民事起诉必须不是重复起诉。对于重复起诉的案件,人民法院不会重复受理、重复审判。就算错误重复立案,在诉讼程序中,也会被依法驳回。
第六,民事起诉必须要有基本证据。如果提起民事诉讼,但是没有任何的证据,只是原告人的一派空话,人民法院也不可能受理。
二、民事起诉流程怎么走民事起诉流程:
1、起诉和受理
起诉
1、《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旅、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受理
1、《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收到起诉状,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替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3、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权利和义务,或藉口头告知。
2、开庭审理
法庭调查
1、法庭调查,是在法庭上出示与案件有关的全部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并有当事人进行质证的程序。
2、法庭调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当事人陈述;
(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来到庭的证人证言;
(3)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
(4)宣读鉴定结论;
(5)宣读勘验笔景。
法庭辩论
1、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法庭上行使辩论权,针对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的程序。法庭辩论的目的,是通过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辩论,对有争议的问题遥一进行审查和核实,借此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和正确适用法律。
法庭笔录
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3、宣判
(1)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不成的,如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2)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3)法院一律公开宜告判挟,同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判决、裁定。
三、民事起诉要注意的事项1、准备起诉的当事人须满足适格原告的条件,即拥有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并且与发生的纠纷存在利益关系,还应满足主体条件(须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原告向法院申请立案时,需要提供明确的被告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等。
3、原告提起诉讼要能清晰的表明自己的诉讼请求,并且能够充分的陈述案件基本事实和理由,以便在立案后法官可以尽快了解和判断案件的基本情况。
4、要判断所要提起的诉讼是否应当由法院主管,比如劳动纠纷应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约定了仲裁条款的合同纠纷应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还要根据管辖判断规则,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
5、一般情况下,如立案庭经形式审查符合上述条件时,会在七日内予以立案并作出通知;如不符合,也会在七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此外,如果在立案后法官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时,会作出驳回起诉的裁定。对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当事人可以申请上诉。
以上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民事起诉条件的相关内容。希望上文的民事诉讼起诉的必要条件、民事起诉流程和民事起诉要注意的事项这些内容可以带给您帮助。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欢迎上手心律师网的法律平台,在线的律师会随时会对于疑问进行专业的律师咨询解答!
民事案件的法院审理程序,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等各个环节。当事人需提交起诉状,法院审查后决定是否受理。审理前,法院将通知被告并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包括通知诉讼参与人、核对诉讼参与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调解和判决等步骤。一审程序结束后
中国民事案件中上诉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上诉到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第二审审结期限有限。同时详细阐述了民事案件上诉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等。文章还指出
合同纠纷的起诉流程及相关知识。文章介绍了庭审中的法律规定和证据影响、法官调取证据的情形、立案和开庭时间的正常情况与异常情况、被告起诉原告的常见情形。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合同纠纷的主观成因和客观成因,包括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违约行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导致合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开庭时间与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关。简易程序案件当事人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内开庭,普通程序案件需30天后开庭。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公告送达期限为60天。民事案件立案及开庭时间具体程序包括立案通知、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