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执行人的权利有哪些
时间:2023-11-29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遗嘱的执行和遗嘱执行人的权利
一、遗嘱执行人的指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遗嘱人有权指定遗嘱执行人。遗嘱执行人应按照遗嘱人的意愿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指定的遗嘱执行人为法定继承人,则该继承人不能拒绝担任遗嘱执行人。遗嘱执行人必须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果在遗嘱中没有指定遗嘱执行人,遗嘱应由继承人来执行。如果有多个继承人,则共同担任遗嘱执行人。继承人也可以共同推举一人或几人作为代表来执行遗嘱。如果没有指定遗嘱执行人,也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没有资格担任遗嘱执行人,则应由遗嘱人生前所在单位或继承地点的基层组织来担任遗嘱执行人。
二、遗嘱执行人的分类
1、遗嘱人在遗嘱中指定的遗嘱执行人。2、遗嘱中没有指定遗嘱执行人,或者遗嘱中所指定的人患有重病、丧失行为能力,拒绝担任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全体法定继承人应担任遗嘱执行人。3、遗嘱人未指定遗嘱执行人,也没有法定继承人,或者虽有法定继承人,但其不能执行遗嘱时,遗嘱应由遗嘱人生前所在单位或继承开始地点的基层组织(如居委会、村委会等)来执行。
三、遗嘱执行人的作用和权利
遗嘱执行人可以确保遗嘱人的遗嘱得以依法完全实现,并顺利进行遗产的分割,以避免争议。除非遗嘱另有特别规定,遗嘱执行人可以执行以下事务:1、查明遗嘱的合法性和真实性;2、清理遗产;3、管理遗产;4、代理诉讼;5、召集全体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公开遗嘱内容;6、按照遗嘱的内容将遗产最终转移给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7、排除各种执行遗嘱的障碍;8、请求继承人赔偿因执行遗嘱而受到的意外损害。
四、遗产分配原则
1、遗嘱优先于法律规定的原则;2、法定继承中实行优先顺位继承的原则;3、同一顺序继承人原则上平均分配的原则;4、照顾分配的原则;5、鼓励家庭成员及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的原则。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生效判决确认财产可否分割
未生效判决下财产分割与财产保全的相关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财产分配需满足被执行人的财产无法清偿所有债权等条件。同时,即使判决未生效,在诉讼过程中仍可以申请诉中财产保全,以预防财产转移等可能危害权利人受偿的情况。人民法院可根据申请或必要时裁定采取财产保
-
立遗嘱时继承人是否可以在场
关于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关于立遗嘱时继承人是否可以在场的问题,以及相关的遗嘱形式和见证人的规定。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必须在场,但继承人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遗嘱的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其中口头遗嘱仅在
-
遗嘱的有效性要求
遗嘱的有效性要求,包括主体合法、客体合法、内容合法和形式合法等要求。其中主体必须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意思表示真实;客体必须是个人合法财产且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剥夺有抚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的继承权,并为胎儿保
-
执行过程中转让债权债务人有异议的处理方式
执行过程中转让债权债务的处理方式。在执行期间,债务人不得转让债权,执行当事人是执行依据上写明的权利与义务人。申请执行人转让债权行为并不导致受理人取代其执行地位。同时,讨论了债务人死亡后债务的处理方式,包括遗产分割后清偿债务的顺序和规则。
-
能否执行抵押担保人的其他财产
-
合作协议
-
哪份遗嘱有效?遗嘱合法性审查和处理纠纷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