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在出票时,对受款人通常有两种写法:
(1)限制性抬头。例如“仅付甲公司”或“付给XX公司,不准流通”。这种抬头的汇票只能由特定的公司收款,不能转让给第三方。
(2)指示性抬头。例如:“付甲公司或指定人”。这种抬头的汇票可以通过背书转让给第三者。
提示是指持票人将汇票提交付款人要求承兑或付款的行为。付款人见到汇票叫见票。提示可以分成两种:
(1)承兑提示。是指远期汇票的持票人向付款人出示汇票,要求付款人承诺付款的行为。
(2)付款提示。持票人向付款人提交汇票,要求付款的行为。
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对远期汇票承担到期付款责任的行为。付款人在汇票正面写明“承兑”字样,并注明承兑日期,并由付款人签字,交还持票人。承兑人有在远期汇票到期时付款的责任。一旦承兑,付款人成为汇票的承兑人,并成为汇票的主债务人,而出票人成为汇票的从债务人。
对即期汇票,在持票人提示汇票时,付款人应立即付款;对远期汇票,付款人经过承兑后,在汇票到期日付款。付款后,汇票上的一切债权债务即告解除。
背书是转让汇票权利的一种法定手续,即汇票持有人在汇票背面记载有关事项经签章,或再加上受让人的名字,并将汇票交给受让人的行为。对受让人来说,所有在他之前的背书人以及原出票人都是他的“前手”;而对出让人来说,所有在他让与以后的受让人都是他的“后手”,前手对后手负有担保汇票必然会被承兑或付款的责任。
持票人提示汇票要求承兑时,遭到拒绝承兑,或持票人要求付款时,遭到拒绝付款,均称拒付,也称退票。
本文探讨支票的法律特征及其出票要求。支票的出票基于出票人与付款银行间的账户合同关系,出票人需确保在付款银行有可靠资金,不得透支签发空头支票。此外,支票在记载事项和格式上与汇票不同,支票金额可由持票人补记,且支票可以是无记名支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关于即期汇票的付款方式,包括付款币种的选择、汇票付款程序中的提示、支付和签收细节。若汇票为外币,按市场汇价以人民币支付;如无特殊约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持票人需进行付款提示以保全追索权,付款人应在当日足额付款,并审查背书连续性
汇票出票的定义和要求,包括出票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汇票必须记载的事项。同时,还介绍了汇票上其他可能的出票事项以及付款日期的记载方式。汇票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工具,其出票要求和规定对于保障交易安全和资金流转具有重要意义。
汇票的基本当事人的概念,包括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这些当事人在票据作成和交付时就已存在,是构成票据法律关系的必要主体。出票人是签发票据的人,付款人受发票人委托付款,而收款人有权向付款人请求付款。了解这些概念对于理解汇票的运行和法律规定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