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放高利贷的人还是借高利贷的人,并不违法。但如果使用暴力手段追讨高利贷,则构成违法行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这一标准的部分利息是不合法的,即构成高利贷行为。
在一般的借贷关系中,借款合同明确约定还款期限时,借款人未按约定偿还借款的情况下,有两种情形需要考虑:
即借款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时未还款。借款人的迟延还款会影响贷款人的资金周转,损害贷款人的利益。因此,借款人应承担违约责任。此外,借款人无法偿还借款时,贷款人有权要求保证人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或者优先以担保物受偿。
即借款人在约定的偿还借款期限届满前偿还借款。如果当事人对提前还款有约定,则按照约定履行。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提前还款条款,且提前还款不会损害当事人利益,借款人可以在不经贷款人同意的情况下提前还款,利息按实际借款期间计算。但如果提前还款会损害贷款人利益,贷款人有权拒绝借款人的提前还款要求。
对于高利贷这种不受法律保护的借贷行为,借款人应承担偿还本金和合理利息(即同期银行利率的四倍范围内)的责任。
放高利贷是违法的。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这一标准的利率即为高利贷行为。
其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高利贷不仅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还受到严厉打击,可见其违法性。
最后,刑法中没有关于高利贷的罪名,但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触犯了刑法,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为手心律师网的解释。
引用法条:
[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放高利贷属于什么罪的问题。个人或企业从事高利贷活动,根据不同情况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高利转贷罪或集资诈骗罪。同时,高利贷行为容易引发其他刑事犯罪。法律对于超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四倍的高利贷利息不予保障,因此私人放高利贷不能算作合法的民间借贷活动
高利贷借款无力偿还时担保人的责任问题,以及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当借款人无力偿还高利贷时,担保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还款义务,但需对合理范围内的借款本金及利息承担保证责任,超出法律规定利率限制的那部分利息可不予负担。对于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法律明文规定,
遇到高利贷催收时的处理方法。建议与对方协商还款期限或先行偿还部分欠款;若遭受暴力催收等不当行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法院提起诉讼,并搜集证据向银监会或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欠高利贷无力偿还时,可与债权人协商分期还款,如未达成协议,需全力配合法院审理,按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