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放高利贷的人还是借高利贷的人,并不违法。但如果使用暴力手段追讨高利贷,则构成违法行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这一标准的部分利息是不合法的,即构成高利贷行为。
在一般的借贷关系中,借款合同明确约定还款期限时,借款人未按约定偿还借款的情况下,有两种情形需要考虑:
即借款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时未还款。借款人的迟延还款会影响贷款人的资金周转,损害贷款人的利益。因此,借款人应承担违约责任。此外,借款人无法偿还借款时,贷款人有权要求保证人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或者优先以担保物受偿。
即借款人在约定的偿还借款期限届满前偿还借款。如果当事人对提前还款有约定,则按照约定履行。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提前还款条款,且提前还款不会损害当事人利益,借款人可以在不经贷款人同意的情况下提前还款,利息按实际借款期间计算。但如果提前还款会损害贷款人利益,贷款人有权拒绝借款人的提前还款要求。
对于高利贷这种不受法律保护的借贷行为,借款人应承担偿还本金和合理利息(即同期银行利率的四倍范围内)的责任。
放高利贷是违法的。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这一标准的利率即为高利贷行为。
其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高利贷不仅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还受到严厉打击,可见其违法性。
最后,刑法中没有关于高利贷的罪名,但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触犯了刑法,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为手心律师网的解释。
引用法条:
[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
现金贷款年利息超过36%是否违法的问题。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超过此利率范围属于高利贷行为,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对于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在年利率24%-36%之间的情况,属于自然债务,借款人可自愿给付利息,而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则属于违法利息,借款人
放高利贷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放高利贷属于违法行为但不构成犯罪。法院支持年利率24%以内的利息,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则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在借款期满后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按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不还借款的后
私人放高利贷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法律规定私人放高利贷属于违法行为,并且不受法律保护。针对利率不同的情况,本文说明了不同的法律处理方式。在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支持出借人的请求;在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情况下,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对
个人放高利贷的法律问题。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利率不得违反国家限制,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约定无效。私人放高利贷若触犯刑法,可能涉及高利转贷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应予追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