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4日,张某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保险合同,涉及其所有的大型货车保险事宜。根据合同,保险公司对该车的基本损失险及附加验等八个险种进行投保,保险期限为一年,保险费为11307元。合同中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在订立合同时应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特别是关于“责任免除”和“投保人、被保险人义务”的内容。免责条款规定,如果持有学习驾驶证且处于实习期的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造成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保险公司提醒张某要认真阅读保险条款。
法院审理后认为,张某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是合法有效的,保险公司应按照合同约定承担保险责任。尽管张某发生的交通事故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免责条款情形之一,但由于保险公司未充分明确说明其义务,因此该免责条款不具备法律效力。根据法律判决,保险公司应赔偿张某17.9万元的保险金。保险公司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但二审维持了一审判决。
本案的焦点在于免责条款的法律效力问题,即保险单上的明示告知和提醒张某自行阅读保险条款是否能代替保险公司在双方签订合同时口头明确告知的问题。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在与被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时,有义务向被保险人明确说明免责条款,并且不能通过保险单上的明示告知和提醒被保险人自行阅读保险条款来免除该义务。免责条款作为保险合同的重要条款之一,如果仅以书面形式告知,那么《保险法》第18条规定的“明确说明”将失去法律意义。因此,《保险法》规定的“明确说明”应理解为保险公司口头逐条解释免责条款的具体含义,而不是保险公司所称的书面告知和提醒被保险人阅读保险条款即履行法定明确告知义务。综上所述,尽管张某发生的交通事故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免责情形,但由于保险公司未履行法定明确说明义务,因此该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不具备法律效力,保险公司仍然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赔偿。因此,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邹倬 戴和忠
保险业的保单分类,介绍了S.G.保单、ITC保单、ICC保单、大保单、小保单以及预约保单等六种保单类型。其中,S.G.保单因与实际航运不符已废止;大保单是最正式的保险单据形式,国际贸易中使用广泛;小保单是简化的保险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预约保单则用于
失地保险的一次性缴费标准。对于已征地农民和新征地农民,根据不同年龄和情况,详细列出了养老保险金缴费档次和金额,并说明了缴纳条件及不在保障范围内的情况。此外,适龄劳动力年龄段人员可选择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其缴费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可接续。
汽车改装线路自燃保险公司的赔偿问题。保险合同中,投保人需如实告知车辆情况,否则保险人可解除合同并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某些情况下,如故意破坏现场、伪造证据、擅自离开事故现场等,保险公司不赔偿。若车辆发生自燃由改装线路造成,保险公司可拒绝理赔。
海啸和地震对车辆造成的损失在车险中的理赔情况。海啸损失在车损险的理赔范围内,而地震造成的车辆损失一般不在车险理赔范围,除非是由高空坠物引起。另外,文中还列举了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的情形,包括投保人故意伤害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