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 > 酒驾撞死人同车人有责任吗

酒驾撞死人同车人有责任吗

时间:2023-08-29 浏览:7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3653

酒驾撞死人同车人的法律责任

一、同车人的违法行为及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强迫、指使或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如果同车人知道司机喝酒,可以预见到酒驾的严重后果,但没有采取制止甚至纵容的行为,属于间接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应当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同桌的酒友和同车人承担责任的情况包括:1. 强迫性劝酒,或在对方已告知自己要开车的情况下,仍然劝其喝酒;2. 明知司机已喝酒,但没有彻底劝阻。彻底劝阻是指得知酒驾后立即报警。根据第九十一条的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将受到罚款和驾驶证暂扣的处罚。如果同车人没有支配酒驾司机,同车人则没有责任。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然后再根据责任比例承担。双方的责任将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后确定。

二、搭乘饮酒人驾驶机动车的风险

搭乘饮酒人驾驶的机动车上路行驶,不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还可能触犯法律,涉及违法犯罪。这并非危言耸听。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公安部门将依法定责,以责论处。因此,当一方当事人提出损害赔偿要求时,如果该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也负有相应的责任,对方当事人也可以要求该当事人按照其在事故中的责任赔偿自己所受到的经济损失。

醉驾的法律处罚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处罚

根据最新修改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1.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约束其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2.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约束其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3. 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处罚

1. 根据《刑法》第133条之一的规定,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将受到拘役和罚金的处罚。2. 醉酒驾驶机动车,并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根据刑法第133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将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 造成交通事故且负有全部或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但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 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 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 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 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 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但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 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刑事追究的; - 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如果同车人明知道酒驾者喝酒却没有劝阻,导致事故致人死亡,同车人也将承担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亲兄弟打架致轻伤二级,判刑问题分析与解答

    无证驾驶者酒驾撞死人并逃逸,将被判交通肇事罪,刑期为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饮酒驾车的定义是指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如果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造成重

  • 驾驶员醉酒驾驶是否会被判刑?

    酒后驾车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酒后驾车撞死人的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赔偿。根据最高院司法解释,赔偿包括人身损害方面的医疗费用和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以及被害人死亡方面的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等相关

  • 酒后驾驶撞死人一般怎么判

    酒驾撞死人属于交通肇事罪中情节较严重的行为,不仅会判刑,而且会在量刑时加重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如果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并导致人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失,将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酒驾者酒后驾车并且具有特别恶劣情节,如逃逸或造成多人死亡,将面临

  • 酒驾出交通事故撞死人会怎么判刑

    酒驾导致交通事故并造成人员死亡的刑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根据该条款规定,如果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

  • 酒驾致人死亡逃逸者自首的法律判决如何
  • 醉驾撞死人赔偿标准
  • 劳动法规定的员工辞退补偿金额详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