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和保险人可以在保险合同中约定条件和期限,以确定合同的生效和保险责任的承担时间。这一约定符合民商事合同领域的意思自治原则,允许当事人在合同中自主约定保险合同的生效条件和保险责任的开始时间。根据约定,保险责任可以在保险费交付或保险单签发之日起开始生效,也可以约定保险期限从保险人交付保险费或正式签发保险单之日起开始计算。这些约定的性质是将保险费交付作为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并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然而,如果保险费交付条件未满足,即保险费未交清,保险合同即不生效。这意味着保险合同的生效与保险费的交付密切相关。在合同生效之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因此,投保人必须按时支付保险费,以确保保险合同的有效性和保险责任的得到履行。
保险合同的要约指的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完成填写投保单的行为。所以一般情况下,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为要约方。《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自要约实际送达给特定的受要约人时,要约即发生法律效力,要约人不得在事先未声明的情况下撤回或变更要约,
人身保险合同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利益,属于被保险人的人格利益或者人身利益。保险标的人格化,使得人身保险的标的不能用具体的金钱价值衡量,从而不存在确定保险金额的实际价值,保险金额的确定只能由投保人与保险人协商确定,以此作为保险金给付的最高限额。人身保
在病史询问一栏中,投保人予以否认。合同生效后,刘乙每年交纳保费1150元至2011年,4年共计4600元。2012年5月30日,刘甲突发急病死亡。刘乙向保险公司申请支付保险金3万元,保险公司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而拒赔。本案中,刘乙投保时故意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但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规定,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订立保险合同时没有亲自签字或者盖章,而由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代为签字或者盖章的,对投保人不生效。但投保人已经交纳保险费的,视为其对代签字或者盖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