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3月14日,妹妹与前夫离婚,并在离婚协议中规定:前夫欠妹妹2万元现金,如果在2007年10月1日之前未偿还,前夫将与孩子一同搬离妹妹已故父亲名下的老宅。然而,老宅的房产证上仍然是妹妹已故父亲的名字,而妹妹的婆婆和小叔子则居住在另一处新宅院,新旧宅院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家协议。
在2009年8月1日,妹妹向前夫追讨欠款未果,并发现老宅的锁已被更换。妹妹想知道她是否有权要回欠款,并且是否能够将婚后所盖的四间厢房和正房归为自己名下。
根据法律规定,妹妹可以对前夫提起诉讼,要求其偿还2万元欠款。然而,由于房产并非前夫所有,他无权处分,因此很难将这些房产归妹妹所有。
然而,妹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妹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并在房产归属问题上寻求法院的裁决。然而,具体结果将取决于法院对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的判断。
离婚协议书的相关内容。离婚协议书在民政局登记备案后具有长期有效性,只要双方未变更协议,就一直有效。协议书的生效需以书面形式存在,经夫妻双方当事人签字,并经过法庭或婚姻登记管理部门认可。离婚协议书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必须明确记载双方真实意愿及
怀孕期间离婚的法律规定,男方在女方怀孕和分娩后一年内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或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请求的除外。离婚协议的效力与签署情况有关,特殊身份关系和离婚协议的生效问题需注意。在离婚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处理相关纠纷,包括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
夫妻离婚后因共同债务偿还发生纠纷的处理方式。首先,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参考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约定来确定各自应承担的债务责任。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做出判决。这样的处理方式既尊重夫妻意愿,又保障双方的合
离婚协议的公证程序及要求。离婚协议在民政部门办理完离婚登记手续后才能生效,公证并非必要,但为保障效力可选择公证。办理公证需准备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相关材料,并遵循一定程序,包括审查身份、询问双方意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