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造金融票证罪

时间:2024-07-23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148
变造金融票证罪行为有哪些?有什么处罚?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变造金融票证罪的定义

变造金融票证罪是指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或者伪造信用卡的行为。

《刑法》中的相关条文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变造金融票证罪:

一、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

伪造是指行为人以非法手段制作与真实汇票、本票、支票相似的假票,包括形式、图案、颜色、格式等方面的仿制,以非法方式制造汇票、本票、支票。

变造是指行为人在真实的汇票、本票、支票的基础上,通过剪接、挖补、覆盖、涂改等手段,对票据的主要内容进行非法改变。例如,改变出票人名称、持票人名称、金额、有效期等。

二、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

伪造是指行为人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制作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

变造是指行为人在真实、合法的银行结算凭证的基础上,通过剪接、挖补、涂改等方式,非法改变银行结算凭证的主要内容。

三、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

伪造是指行为人以描绘、复制、印刷等方法仿制信用证,或者以编造、冒用某金融机构的名义开出假信用证的行为。

变造是指行为人在原信用证的基础上,通过涂改、剪贴、挖补等方式,非法改变信用证的内容和主要条款,使其成为虚假的信用证。

伪造、变造附随的单据、文件是指行为人在使用信用证时,伪造、变造必须附随信用证的单据。

四、伪造信用卡

伪造信用卡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非法制造信用卡,即模仿信用卡的质地、模式、版块、图样以及磁条密码等制造信用卡。二是在真卡的基础上进行伪造,即信用卡本身是合法制造出来的,但未经银行或信用卡发卡机构发行给用户正式使用,行为人将这种空白的信用卡再进行“加工”,使其貌似已经发行给用户的信用卡。

构成变造金融票证罪的要件

一、客体要件

变造金融票证罪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票证管理制度。金融票证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商品流通,规范商业信用。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破坏了金融票证的信誉,损害了当事人的权益,妨害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客观要件

变造金融票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各种金融票证的行为。

伪造金融票证是指行为人无权制作金融票证的假冒他人或虚构他人的名义擅自制作金融票证。

变造金融票证是指行为人擅自对他人的有效金融票证上所载内容进行变更。

三、主体要件

变造金融票证罪的主体可以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四、主观要件

变造金融票证罪的主观要件为故意。行为人只要出于故意而伪造、变造金融票证,即构成本罪。对于因过失而错写误填票证内容的行为,虽要承担民事责任,但不构成本罪。行为人的目的不是本罪构成要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悬空金融债务的对策

    应对企业悬空金融债务的对策。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通过改革产权管理,加速金融企业产权的可交易性转变。其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诚信为原则,加强信息披露,建立个人信用及社会担保制度,完善维护信用制度的法律体系。这些对策旨在保障金融稳定和

  •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制度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构成与职责,强调设置相对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了人员的任命要求和职责。该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工厂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进行。

  • 公司法人或股东年龄有法律规定限制吗

    公司法人及股东的年龄是否有法律规定限制的问题。公司法中并未对法定代表人或股东的年龄做出限定,但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自然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通常要求年满18周岁。法人和股东在担责方式和行使权力范围上存在显著区别。法人需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而股东的责

  • 当公司法人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本文探讨的是当公司法人的好处与坏处以及公司法人离世后的处理。作为公司法人,有更大的权力,但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如公司违法需承担法律责任。公司法人的设立需遵循《公司法》等法规。法人离世后,需办理变更登记,修改公司章程并备案,否则可能涉及合同诈骗问题。

  • 公司法人挪用借款,借款还需要还吗
  • 家里老人可以做公司法人吗
  • 物流公司法人经济罪,公司挂靠车辆会受影响吗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