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法规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登记及外资并购外汇登记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登记及外资并购外汇登记

时间:2024-11-30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271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登记及外资并购外汇登记有关事宜的通知

一、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登记

为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保证跨境资本合规有序流动,境内居民个人将境内资产、股权注入境外企业并直接或间接持有境外企业股份、股票的情况下,需按照附件格式到被并购企业所在地外汇局补办境外投资外汇登记。未经外汇局登记,境内居民个人不得办理境外投资及其他资本项目外汇业务。

二、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外汇登记变更

在补办境外投资外汇登记后,境内居民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股权的境外企业如发生增资、减资、股权转让、合并、分立、对外股权投资、涉及境内资产的对外担保等重大事项,直接或间接拥有该境外企业最大股权的境内居民个人,应于重大事项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境外投资登记地外汇局办理外汇登记变更或备案手续。

三、并购境内企业的外资外汇登记

境内居民个人对其持股的境外企业已办妥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的情况下,各分局、外汇管理部可以为该境外企业发生于2005年1月24日之前的并购境内企业交易办理外资外汇登记。

四、外资并购外汇登记的情形

外资并购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及外资并购外汇登记包括以下情形:

  1. 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中资企业中方股权,将内资企业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该外商投资企业应当办理外汇登记,外国投资者应当办理转股收汇外资外汇登记;
  2. 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股权,原外商投资企业办理外汇登记变更,外国投资者办理转股收汇外资外汇登记;
  3. 外国投资者向境内企业增资,境内企业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或外汇登记变更;
  4. 外国投资者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且运营该资产,或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运营该资产,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办理外汇登记;
  5. 外国投资者境内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控制境内其他企业或某项资产的收益权、特许经营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办理外汇登记。

五、新设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登记

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在办理外汇登记时,应向所在地外汇局提交登记申请书,企业应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外国投资者的最终控制人和主要经营业绩。外国投资者最终控制人和主要经营业绩不明的,企业应在申请书中注明:“本公司外国投资者没有直接或间接地被境内居民个人或境内机构持股,如存在虚假、误导性陈述骗取外汇登记的行为,本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愿意承担由此而导致的法律后果。”

六、境内居民个人及境内机构未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的情况

境内居民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以及境内机构直接持有境外企业股份,但未按规定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的,各分局、外汇管理部不得为该境外企业并购的境内企业办理外资外汇登记。以虚假、误导性陈述等手段骗取外资外汇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一经发现,追究其自登记之日起所汇出利润和其他资本项目款项的逃汇责任。

七、禁止境内企业向未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的境外企业支付资金

禁止境内企业向由境内机构与居民个人直接或间接持股的、且未完整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登记变更及备案的境外企业支付利润及清算、转股、减资等资金,违者按照逃汇行为予以处理。

八、特殊目的公司的外汇收入

特殊目的公司不得保留外汇收入,境内居民个人直接获得或通过特殊目的公司间接获得的外汇收入,应于获得之日起30日内全额调回境内结汇,违者按照逃汇行为予以处理。特殊目的公司系指境内居民个人为其实际控制的境内企业权益在境外筹资的目的而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境外企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悬空金融债务的对策

    应对企业悬空金融债务的对策。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通过改革产权管理,加速金融企业产权的可交易性转变。其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诚信为原则,加强信息披露,建立个人信用及社会担保制度,完善维护信用制度的法律体系。这些对策旨在保障金融稳定和

  •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制度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构成与职责,强调设置相对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了人员的任命要求和职责。该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工厂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进行。

  • 公司法人或股东年龄有法律规定限制吗

    公司法人及股东的年龄是否有法律规定限制的问题。公司法中并未对法定代表人或股东的年龄做出限定,但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自然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通常要求年满18周岁。法人和股东在担责方式和行使权力范围上存在显著区别。法人需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而股东的责

  • 当公司法人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本文探讨的是当公司法人的好处与坏处以及公司法人离世后的处理。作为公司法人,有更大的权力,但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如公司违法需承担法律责任。公司法人的设立需遵循《公司法》等法规。法人离世后,需办理变更登记,修改公司章程并备案,否则可能涉及合同诈骗问题。

  • 公司法人挪用借款,借款还需要还吗
  • 家里老人可以做公司法人吗
  • 物流公司法人经济罪,公司挂靠车辆会受影响吗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