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办法,境外金融机构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指的是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其他政府间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外国金融机构指的是在外国注册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其他外国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对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应当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应当基于诚实信用并以中长期投资为目标。
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应当用货币出资。
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 投资入股中资商业银行的,最近一年年末总资产原则上不少于100亿美元;投资入股中资城市信用社或农村信用社的,最近一年年末总资产原则上不少于10亿美元;投资入股中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最近一年年末总资产原则上不少于10亿美元;
(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国际评级机构最近二年对其给出的长期信用评级为良好;
(三) 最近两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四)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总额不低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10%;
(五) 内部控制制度健全;
(六) 注册地金融机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
(七) 所在国(地区)经济状况良好;
(八)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金融业风险状况和监管需要,可以调整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资格条件。
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
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进行外汇业务和非外商投资企业部分外汇业务的条件。针对不同类型的外资金融机构,如外国银行分行、独资银行、合资银行、独资财务公司和合资财务公司,文章详细列出了它们开展各类业务所需的营运资金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要求。同时,文章还涉及这些机
外企的定义及分类。外企,即外商投资企业,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由中外投资者共同投资或外国投资者独资投资。外企可分为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和外商投资企业两大类,它们在政策上存在差异。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类
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相关规定。文章明确了境外金融机构的定义和范围,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金融机构。同时,规定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督管理职责以及投资入股的批准流程。文章还强调了投资目标和原则,要求境外金融机构以中长期投资为目标
所谓内资企业是指以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国内个人资产投资创办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的合营企业,即两个以上不同国籍的投资者,根据《公司法》和《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