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司法解释 > 对新公司法的5大误解

对新公司法的5大误解

时间:2023-11-24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325

新《公司法》对注册资本制度的改变

一、注册资本认缴制并未改变股东的责任承担

根据新法第三条的规定,实行注册认缴等级制并没有改变公司股东(发起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的规定,也没有改变承担责任的形式。

二、取消公司设立登记时的验资程序并非意味着股东出资无需验资

虽然在进行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但并不意味着直接取消了实际缴纳出资时的验资环节。在各个地方关于注册资本登记管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股东(发起人)实际缴纳时,仍需要进行验资。

三、取消实缴出资期限的强制性并非意味着股东实缴出资不存在期限

新公司法允许股东(发起人)自行约定实缴出资的期限,但是,并非代表着股东(发起人)可约定实缴出资的期限为期限。各地方在进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中均规定,股东(发起人)在自行约定实缴出资的期限时,不得约定为无期限或超出公司营业期限。另外,由于实际缴纳出资的期限必须记载于公司章程,而公司章程又是向社会公众开放查询的,因此,如果对实缴出资期限约定过长,可能会影响公司的资信。

股东责任与资金抽逃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并非意味着股东可随意抽逃出资

根据新公司法第35条的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是禁止抽逃出资的。

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需承担责任

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时,有三个主体可向其主张权利:一是公司,有权主张股东实际缴纳;二是其他股东,可代表公司向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主张权利,类似于股东代表诉讼,属于直接诉讼;三是公司的债权人。债权人在主张公司欠款时,发现部分股东未能足额缴纳出资,可以主张股东在未交付出资本息的范围内承担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怎样确认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确认问题。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合法有效并得到双方认可,同时隐名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并得到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和认可,是确认隐名股东身份的关键。即使隐名股东未参与经营管理,其股东权益也应受法律保护。

  • 新公司法难点探析关于被揭开面纱的公司类型

    从理论上而言,否认公司人格适用于各类股东设立的各类公司,既适用于上市公司,也适用于非上市公司;既适用于股东主体多元化的公司,也适用于一人公司。在新《公司法》降低最低注册资本的门槛后,各类公司及其控制股东势必良莠不齐,有限公司股东滥用法人资格的概率可能

  • 解读新公司法之简化公司登记程序

    验资报告的取消,是与注册资本实缴登记改为认缴登记相关联的。公司的住所应当在公司登记机关辖区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产生办法由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的营业期限由公司章程确定。

  • 2014年3月1日新公司法施行

    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的外,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额、公司实收

  • 最新公司法注册资本规定
  •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注册资本是多少
  • 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