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司法解释 > 新《公司法》取消股东首次实缴出资,股东真“轻松”了吗

新《公司法》取消股东首次实缴出资,股东真“轻松”了吗

时间:2024-05-2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328
公司在成立之初会由各股东分别出资,股东也会根据各自的出资额占有公司相对比例的股份。在2014年我国的公司法对公司成立时股东的出资方式作了修改,由之前的实缴出资变更为之后的认缴出资。那么,新《公司法》取消股东首次实缴出资,股东真“轻松”了吗?以下,是由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

取消股东首次实缴出资相关问题

股东实缴出资的法律义务

根据新《公司法》第二十三条第(二)项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中,全体股东应按照公司章程规定进行认缴的出资。然而,股东在认缴出资时可能面临一些风险。

新《公司法》对股东实缴出资的调整

新《公司法》修订后,在第二十六条中删除了关于公司全体股东首次出资额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公司设立时股东无需实际缴纳出资。然而,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股东仍然需要履行实缴出资的义务。一些顾问单位错误地理解新《公司法》,认为取消首次出资限制意味着认缴不需要实际出资。因此,在公司设立时设定了高额的认缴出资额,但未意识到在经营困难时无法偿还债务时,股东需要承担认缴范围内的债务清偿责任。

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法律后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如果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并且原告提起诉讼请求公司的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法院应予支持。

股东实缴出资的法律义务并未免除

因此,尽管新《公司法》取消了首次出资的限制,但出资人仍然有义务履行实际出资的法律责任。根据旧《公司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认缴出资额。如果股东未按规定缴纳出资,除了应向公司缴纳出资外,还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新《公司法》保留了这一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义务。

律师建议

因此,律师建议,在公司设立时确定注册资本的额度时,应根据公司的产品定位、市场环境、经营规模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避免对出资的法律风险缺乏充分认识。在公司经营困境时,应避免过度举债导致股东陷入债权债务纠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场合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场合,介绍了英美法系国家和德国的相关适用理论,以及日本的适用学说。该制度作为公司独立人格制度的例外加以适用,在何种情况下发生例外并无固定标准。美国的适用依据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法理念,而不局限于任何固有理由和适用范围。

  • 新公司法中公司设立的门槛是否有变化

    新公司法中公司设立门槛的变化。新法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额规定,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不再限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使得公司设立条件更加灵活和便利,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好的创业环境。

  • 绝对控股权的含义

    绝对控股权的含义。绝对控股权指在某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出资人所占比例超过50%的情况。为实现对其他公司的完全控制,控股公司需持有被控股公司绝对多数股份,确保在股东大会表决时处于支配地位,使符合母公司意愿的提案能够顺利通过。根据《公司法》定义,绝对控

  • 虚假出资罪的取消对公司法的影响

    公司法的修改对虚假出资罪的影响。修改后的公司法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和出资金额要求,股东无需在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并且取消了验资和实收资本的登记要求。然而,特殊公司的虚假注册资本和虚假出资行为仍然可能构成犯罪,例如商业银行等需要实缴出资的公

  •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
  • 共同协商原则
  • 两个人注册公司股权分配的处理方法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