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司法解释 > 公司章程能否对抗第三人

公司章程能否对抗第三人

时间:2024-10-1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336
近期,遇一顾问单位对“公司章程是否对第三人具有约束力”存在疑惑,向我们咨询,经本律师梳理,认为公司章程作为内部文件对第三人不具有约束力,即便在实践中合同条款与公司章程有冲突,作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公司也应当对违约承担责任。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案情回放

2013年3月12日,一顾问单位向广州一食品经营公司订购了一批产品,总货款100万元,约定一个月后交货并在收货后一个月内付款。公司于2013年4月9日交付产品,经验收合格,但客户直到2013年5月底仍未支付货款。客户声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超出了公司章程对其授权的范围,因此认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无效,并主张相关责任应由法定代表人个人承担。

律师说法

根据提供的供货合同、送货单回掷联、货款催收通知和客户回复函等材料,律师刘*林认为公司章程是否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是关键问题。根据法律适用的问题,刘律师对此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合同有效性

供货合同是双方真实真意表示,并且在合同上有双方授权代表签名和公司公章,除非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无效情形,否则该合同有效。

货款支付义务

根据送货单回掷联证明,公司已履行交货义务,客户收货后未提出产品质量异议,因此视为对产品质量的接受。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客户有按合同规定支付货款的义务。

公司章程约束力

根据《公司法》第十一条,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然而,公司章程只能对内部相关责任主体进行约束,无权对第三人进行约束。部门规章也不具备约束第三方的实质条件。

交易成本和法理分析

从交易成本和法理上分析,要求交易一方查询对方公司章程的条件不符合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公司章程只能在参与同意遵守的主体之间产生法律效力,不能约束第三方。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股东、董事或监事违反公司章程对公司或其他股东造成损害,法律明确了救济途径。

综上,除非法律有明确规定,公司章程作为内部文件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客户有义务根据合同约定,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货款,否则构成合同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险人赔付的正当性和代位求偿权

    保险人赔付的正当性与代位求偿权之间的关系,以及船舶经营人的特征和责任。在一起运输合同纠纷中,船舶经营人与船舶所有人共同作为实际承运人,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赔付后取得代位求偿权。上海海事法院认定保险公司延长保险期限合法,且赔付行为合法且未损害第三人利益,

  • 工伤案件开庭审理:员工陈某诉香洲区人社局

    员工陈某因工作期间突发脑梗死而申请工伤认定的事宜。香洲区人社局认为其不符合工伤认定情形并驳回申请,陈某不服并提起行政诉讼。庭审中,陈某提供证据证明其发病属于工伤,而第三人丹某公司则认为原告所患高血压与工作岗位无关。此外,香洲区法院今年受理的“民告官”

  •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怎样确认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确认问题。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合法有效并得到双方认可,同时隐名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并得到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和认可,是确认隐名股东身份的关键。即使隐名股东未参与经营管理,其股东权益也应受法律保护。

  • 案件基本信息

    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工伤认定纠纷案件。该案涉及原告舞钢市某物资有限公司与第三人李某某之间的劳动关系认定和工伤认定的争议。经过调查,第三人李某某在工作中受伤并申请了劳动仲裁和工伤认定。尽管原告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但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

  • 公司解散股东异议权的行使方式有什么
  • 委托合同中第三人可不可以向受托人行使抵销权
  • 保险金赔付可否根据约定由第三人代为履行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