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拘役 > 应试教育绑架父母孩子

应试教育绑架父母孩子

时间:2023-08-3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4093

广东法院判决未成年罪犯的数量增长与预防青少年犯罪

未成年罪犯数量的增长

根据广东法院的判决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7年期间,未成年罪犯的数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7.96%,而2007年的犯罪总人数几乎比2003年翻了一番。这表明未成年违法犯罪的总量在不断增长。

未成年罪犯背后的根源

为什么未成年违法犯罪的总量不断增长?未成年罪犯背后的根源又在哪里?如何对未成年人展开保护?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陈蔚文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司法系统工作者、青少年问题研究者、高校学者在广东举办了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和谐社会构建"为主题的论坛,共同探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和策略。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在论坛上,许多司法系统的工作者和学者提到了广东目前青少年犯罪所呈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激情违法犯罪在违法犯罪总量中所占比例相当大。激情违法犯罪是指没有预谋、事出有因和一时起意的违法犯罪行为。据广州市少教所的调查显示,该所33%在押青少年认为造成违法犯罪的最直接原因是一时冲动,而高达82.7%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出于"义气"用事。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邱鸿钟表示,激情违法犯罪的动因可能有10%来自于激情,但有90%来自于青少年过去的家庭和成长经历。长期的积压很有可能在某一个爆发点被引爆。青少年犯罪主要归因于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心理需求缺失和心理满足失衡。其中,亲子关系是一个重要线索。家庭溺爱或高压会导致青少年人格缺陷,紧张的家庭关系会使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进而成为犯罪者。据透露,在广州市少教学校,主要因家庭原因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学员占全体学员的60%以上。

教育失当

应试教育绑架了父母和孩子论坛透露,广东未成年人犯罪类型主要以抢劫、盗窃和抢夺等侵犯财产型犯罪为主,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81%。专家认为,这与社会上流行的"成功学"有关。父母、老师和社会价值观都把升官发财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表示,应试教育把孩子及其父母都一起绑架了。当下社会对青少年的评价越来越倾向于学业竞争,荣誉教育、英雄教育、精英教育、淘汰教育充斥校园内外,但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却相当缺乏。

司法缺失

成人司法对待未成年人是一种强暴司法部司法协助外事司司长郭建安表示,我国的少年司法系统还未健全。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在2006年启动了在全国部分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独立建制的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的试点工作,但我国现行的少年司法主体仍然是设在成人司法的理念和框架之下的。包括没有独立的少年司法程序,少年司法法律文本也不具备可操作性。这导致预防青少年犯罪和保护青少年权益的工作仍然不到位。皮艺军举例说,用成人司法处置未成年人是一种强暴。受教唆下犯罪与主动犯罪本身对孩子来说需要采用不同的量刑。如果没有青少年犯罪庭前调查这一环节,作出的判决可能就会不够客观。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盗窃100元的法律处理方式

    盗窃100元的法律处理方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盗窃100元属于违法行为,一般会被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若情节严重,处罚时间更长、罚款金额更高。此外,根据司法解释,不同金额的盗窃行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这些法律规定旨在保护人们的财产权益和维护

  • 卖假冒伪劣产品是否违法及其法律责任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法律问题及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还可能构成犯罪。销售金额不同,面临的刑罚也不同,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及罚金等处罚。此外,还可能被处以相应比例的罚金或没收财产。因此,应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产

  • 刑罚罚金由谁执行的规定

    刑罚罚金由谁执行的规定。法院执行部门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罚金的缴纳。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有配合执行的义务。当面临刑罚罚金交不起的情况时,当事人应及时与司法机关沟通,争取调整缴纳方式或期限。刑罚罚金的标准根据犯罪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等因素

  • 刑罚罚金的标准有哪些种类

    刑罚罚金的标准主要包括选处罚金、单处罚金和并处罚金三种类型。同时介绍了罚金缴纳的时间和方式,罪犯应在判决书生效后的规定期限内缴纳罚金,可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缴纳至法院指定账户。

  • 刑罚罚金的标准是多少钱一个月
  • 刑罚罚金交不起怎么办呀怎么处理
  • 寻衅滋事罪累犯的量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