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格否认是指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对公司股东滥用公司人格从事各种不正当行为致公司债权人损害的一种制度。该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维护公平和正义。通过剥离公司人格,揭示和确认股东的责任,将有限责任变为无限责任。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并不是否认股东人格与法人人格相分离的原则,相反,它恰恰是对法人人格的严格遵守,以维护法人人格独立为使命。该制度从反面保证了法人的独立性,同时确保了股东责任的有限性。
为了限制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范围,以下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只有当以上所有条件都满足时,才能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任何制度都有其合理限度,超过限度范围的制度必然是非法或不合理的。在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时,应正视其维护公司独立性的重要功能,但也不能无视其作用的限度而滥用扩充。在德国等西方国家,公司人格分离原则是一般原则,而直接责任是例外。因此,限定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范围非常重要。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确认问题。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合法有效并得到双方认可,同时隐名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并得到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和认可,是确认隐名股东身份的关键。即使隐名股东未参与经营管理,其股东权益也应受法律保护。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指为阻止公司独立法人格被控制股东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控制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控制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控制股东对公司的债权人或社会公共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即公司的实质股东仅有一人,其余股东仅为挂名股东,以符合法定的公司股东的最低人数,应使实质上的
本文拟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公司法中的适用要件作一下探讨。显然,公司人格否认仅仅是作为公司独立人格制度,特别是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的一种例外和补充而存在。法人人格被滥用的情形指的是,支配公司的股东为达到违法不当的目的,恶意利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制度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