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后,子女是否有权自行更改姓名
时间:2024-11-03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孩子姓名争议案例:父母离异后是否可以更改孩子姓名
法律规定孩子姓名的权利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孩子的姓氏可以随父姓、随母姓,也可以由孩子自己选择。换句话说,决定权在孩子自己手中。另外,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他们的权利是由法定监护人来行使的。也就是说,由行使监护权的一方行使。在离婚后,一方可以给孩子更改姓名,并不需要征得另一方的同意。在法律上的认定是代理孩子改姓。
无法律规定父母拥有决定孩子姓氏的权利
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父母拥有决定孩子姓氏的权利。孩子的姓氏属于人身权利的一种,也就是说父母并不拥有决定孩子姓氏的权利。没有这个规定,父母不能强制决定孩子姓张、姓李、姓王、姓赵等。
相关案例:父母离异后更改孩子姓名的争议
案例背景
2003年5月,北京平谷区一对已经离异5年的夫妇因儿子的姓名争议对簿公堂。李玉东和张秋华于1995年结婚,婚后生有一子李阳。1998年12月,由于感情问题,双方协议离婚,儿子李阳由其母张秋华抚养。
争议起因
虽然离婚时李阳只有一岁多,但平日里被视为掌上明珠的宝贝一下子离开了这个家,李玉东一家人不免对小李阳日思夜挂,李玉东和父母每个月都要去看望一次孩子。李玉东82岁的奶奶一想起孩子就掉眼泪,有两次还忍不住一个人搭了辆三轮车去看孩子。后来,李玉东和张秋华都各自结婚,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张秋华再婚后李玉东一家就很少能看见孩子。今年4月,孩子的爷爷到幼儿园去看望孙子李阳,却发现自己的孙子已改名叫倪小乐了。老人心里非常难过,这事后来成了李玉东家人的一块心病。爷爷李刚说:“我平日爱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节目,以前报道报过这方面的事儿,我相信法院会为我圆满地解决这件事。”于是,李玉东将张秋华告上了法庭,要求张秋华将孩子姓名恢复原始姓名。
法庭判决
法庭上,李阳母亲张秋华辩称,自己并没有更改孩子的姓名,有户口本为证。孩子父亲李玉东认为,幼儿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张秋华在社会上把孩子的姓名改了这是事实,并且拿出了幼儿园开具的证明信及写有家长和孩子签名的口述作文,上面署名倪小乐,并且分别有张秋华和孩子的义父倪东的签字。2003年6月9日,办案法官到李阳所在的幼儿园调查取证,证实幼儿园作业栏中李阳的作业的确署名倪小乐,而且有家长倪东签名。北京市平谷区法院审理认为,根据我国婚姻法二十二条之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原、被告离婚后一方改变子女姓名应当征得对方的同意。此案中双方所生之子李阳的名字是在其出生时经原、被告协商一致后确定的,并且进行了户口登记。被告张秋华虽然没有更改孩子在户口本上登记的姓名,但在没有征得原告同意的情况下,在学校等公众场合擅自将孩子的称谓改为倪小乐,此所为欠妥。原告要求被告将孩子的姓名恢复原始姓名的主张合理;被告以自己没有更改户口登记,只是在生活中改变孩子的称谓不属于更改孩子的姓名的辩解,因李阳尚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监护人对孩子的称呼应当与户口登记姓名相一致,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意见》第十九条之规定:“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故判决张秋华于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在现实生活中将倪小乐的称呼恢复为李阳。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怀孕期间出轨,女方是否可以提出离婚?
怀孕期间女方提出离婚的法律规定和程序。女方可以提出离婚,而男方在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不能提出离婚并争夺抚养权。女方想要离婚时,双方可以协商并前往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协议离婚需双方亲自申请,审查过程中要注意双方真实意愿、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事项。不符合
-
怀孕期间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标准是多少
怀孕期间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标准问题。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确定标准时需综合考虑子女的实际需求、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抚养费一般支付至子女十八周岁,具体数额可根据子女需求、父母固定收入的比例或当地平均收入水平来计算。
-
婚姻关系的法律性质
婚姻关系的法律性质,指出普通婚姻关系不构成犯罪客体,而破坏军婚关系则属于犯罪。中国刑法规定了破坏军婚罪,主要针对与现役军人配偶发生的外遇行为进行刑事处罚。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破坏军婚罪的三种类型:重婚型、同居型和通奸型,以及情节恶劣和严重破裂夫妻关系的后
-
离婚调解书的复印件的效力问题
离婚调解书的法律定义及其效力问题。离婚调解书是法院调解双方基于离婚协议制作的法律文书,具有约束力并可强制执行。然而,一般情况下,离婚调解书的复印件是无效的。想离婚的当事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并在调解书生效后一定时间后再起诉请求法院判决离婚。离婚调解书的
-
起诉离婚时女方不让探望孩子是否违法?
-
探望权可以单独提起诉讼吗
-
拒绝前夫对孩子十岁探视合理吗